洋务运动中轮船招商局的创办,“使洋商垄断收入锐减,中国减少外流之白银当在数千万两之巨,中国之航权,唯贵局是赖。”材料反映了洋务运动( )
|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入超局面 | B.垄断了中国航运权 |
| C.达到了分洋利的目的 | D.实现了自强与求富的愿望 |
读表:1912—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生产指数情况表
从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 A.第一次大发展缘于欧美列强无暇东顾 |
| B.两次快速发展均得益于国内政局稳定 |
| C.三次指数下降均因受到官僚资本压榨 |
| D.战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
《英国告别重商主义的启示》一文中写道:“1610—1640年,英国的外贸额增长了十倍。……国家财富增长很快,英国呈现一片欣欣向荣之景。”上述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
| B.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主地位 |
| C.殖民贸易和殖民扩张 |
| D.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
明万历年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开放对外贸易),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海,据险流突”。这说明
|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 |
| 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
|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 |
| D.明政府始终坚持“海禁”政策 |
《新全球史》言及古代中国某制度时说:“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下列有关这一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 A.改变了封建地主地所有制 |
| B.损害了自耕农的利益 |
| C.杜绝了土地兼并现象 |
| D.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
图1是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长128厘米,袖长190厘米,重量仅48克。据此,可以判断其主要用料是
| A.麻 | B.丝 | C.棉 | D.化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