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法兰西共和国宪法》最初确立了总统与议会双权力中心,后来逐渐演变为议会权力中心,总统的权力被大大削弱。“议会权力中心的形成,使法国成为典型的议会制国家。”强大的议会必然导致政府软弱无力,更迭频繁。“在整个第四共和国(1946--1958)的12年期间,政府改组22次,平均寿命仅6个月,与第三共和国相当。”法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中政府更迭最为频繁的国家。导致这一局面的历史原因是
| A.民众民主意识浓厚 | B.国民经济发展滞后 |
| C.社会矛盾错综复杂 | D.多次卷入对外战争 |
1984年,国家规定村民选举制度。这一规定
|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
| B.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C.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
| D.是我国政府组成的重大改革 |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文中的“礼物”是
| A.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向首相柏特曼的一件呈文中称:“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更为显著。但是,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新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这里的“新中国”是指
| A.清政府 | B.太平天国政权 | C.中华民国 | D.南京汪伪政权 |
历史学
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人曾经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
| A.占为殖民地 | B.设立租界 | C.建立伪政府 | D.划分势力范围 |
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
| C.李贽的《焚书》 |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