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全民阅读两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今年两会首提“书香社会”的概念,再到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中畅谈读书体会,并“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这不仅是彰显时代文明,提升民族素质的内在要求,更是使我们每个人成为中国梦参与者和书写者的“梦之队”一员的现实需要。
材料一: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 “凿壁借光”“囊萤映雪”之类的读书故事和“开卷有益”的社会共识。但曾几何时,国人这种爱读书的文化传统似乎已风光不再。一组调查数据或可佐证当下的读书危机:中国每年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2.37本,韩国11本,俄罗斯超过20本,日本32本,以色列最多达62本。谈及“阅读危机”的成因和推动全民阅读时社会上有一些不同的声音:有人怪罪快节奏的生活让人没有大把时间去读更多的书;有人说是信息科技惹的祸,它诱发了一目十行、浅尝辄止的浏览式、跳跃性和碎片化的“浅阅读”陋习;有人认为全民阅读氛围难以形成,阅读危机积重难返,阅读的软硬件差,人们爱读书的习惯不可能再培养起来。
材料二: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他年轻时就非常喜欢读书。当知青的时候,可以走30里地,去向另一个知青借一本《浮士德》,看完之后,再走30里地送回去。俄罗斯作家莱蒙托夫的《当代英雄》,普希金的《叶普盖尼▪奥涅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法国作家雨果的《悲惨世界》都是他喜欢的作品。他还强调,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谈谈对“不同声音”的看法。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习近平如此喜欢读书的原因。
(3)请你就推动“全民阅读”设计两项活动并说明理由。
材料一表1:一次性发泡餐具、纸质餐具与可降解餐具
项目 |
发泡餐具 |
纸质餐具 |
可降解餐具 |
储存性能 |
良好 |
易受潮 |
良好 |
环保性能 |
70℃以下,可长期使用;不可分解,但可回收利用。 |
需木材为原料,加工造成水污染。 |
降解过分依赖外部条件,难达全分解效果。 |
成本 |
低 |
高 |
高 |
表2:近年来我们一次性餐具用量(单位:亿只)
注:2012年一次性发泡餐具市场占有率约为71.67%,可降解餐具约为21%左右。
材料二:从2013年5月1日起,被禁14年的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一次性发泡餐具解禁面临原料质量难控,添加剂滥用,使用温度限制,回收难等难题,但其关系百姓切身安全,是民生大事。因此,“解禁”只是行业健康发展的“起点”,绝非“终点”。
(1)依据材料一,仔细阅读相关数据,从市场选择的角度分析其原因。(3分)
(2)综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如何让“解禁”成为行业健康发展新的“起点”。(6分)
材料六 长期以来,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时制造事端。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对中国固有领土钓鱼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政府的这一行径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遭到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坚决反对和强烈抗议。面对钓鱼岛局势的最新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5日发表《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白皮书用大量史实和法理依据证明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坚决反对和遏制日本采取任何方式侵犯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志坚定不移,捍卫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决心毫不动摇。在主权和领土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绝不会退让半步。
(1)结合材料六,说明我国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立场的政治学依据。 (10分)
(2) 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哪些方面?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应该从哪些方面努力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作贡献? (10分)
(32分)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也是贯穿三十年改革开放,一条主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78年12月召开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率先在农村发起改革,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三十多年来年,我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农村改革在新的起点上步入快车道。
材料二 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材料三四川省某县委、县政府结合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实施,抓住机遇,广泛宣传动员,组织力量,掀起全县农田水利建设热潮;全县广大群众为建设美好家园积极出工出力,建设大军中既有白发飘飘的老者、也有稚气未脱的少年;各建设工地的“党员突击队”旗帜高高飘扬,全县水利工程和灌区建设突破推进。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15000处,新建渠系126.2km,能保证全县26万亩水稻满栽满插,为进一步巩固全国产粮大县的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党为什么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
(2)结合材料二,用科学发展观知识,简要说明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3)结合材料三,简要分析该县是怎样巩固全国产粮大县地位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受世界一些国家政治动荡及欧债危机等影响, 2012年我国面临外需不足、内需不振,结构调整等经济环境, 2012年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预期增长7.5%,这是我国GDP预期增长目标八年来首次低于8%。温总理用五个“真正”来解释调低经济增速的目的:“真正使经济增长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真正实现高质量的增长,真正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摆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和污染环境,走上一条节约资源、降低能耗、保护生态环境的正确道路,真正使中国经济的发展能惠及民生。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主动降速给我们的辩证唯物论启示。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五个“真正”是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截止 2012年 9底,我国微博用户达到 3.3亿。人们利用微博传播信息、表达诉求,微博也为人们“参政议政”提供了一个更便捷有效的通道。但是微博简短和情绪化的表达方式也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给公众与社会和谐带来不少困扰。
材料二:2012年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的建设,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材料三:2011年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广东一举摘得34个奖项,在全国名列前茅。国家级荣誉的背后体现了广东的科技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但就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情况来看,文化这一块相对是短板,而且文化建设的过程比较漫长,不会“一夜成名”。
(1)根据材料一,说明公民应当如何利用微博参与政治生活。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运用“文化的社会作用”的知识,谈谈广东省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强省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