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山东省不断加快建设文化强省的步伐。
经过多年的发展,山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已超过1200亿元,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还较低。2010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8.52%,占GDP的比重仅为3.12%,距离5%的支柱产业标准还差近2个百分点,而且75%以上的增加值来自传统产业,知识密集、附加值高的核心文化产业比重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结合材料,从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角度,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山东省支柱性产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山东省沾化县大高镇流钟村的农村妇女时路梅,采用自然养猪法,一年出栏毛猪800余头,赚钱40余万元;同时实现了污染零排放,生产低成本,猪肉好品质,堪称养猪业一场环保革命。
自然养猪法,又叫生态环保养猪技术。它是在猪棚里,将菌种按一定比例掺拌木屑、谷壳、稻糠等进行发酵,作为猪舍的垫料。猪舍的垫料能够迅速降解、消化猪的粪便,其有益菌能抑制猪舍中的病原菌,不会产生臭气。猪的粪尿是垫料中微生物菌群的营养来源,可以使微生物有益菌群不断繁殖,转化为猪可食用的菌体蛋白,而成为猪的饲料。垫料发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垫料表面温度升高,能杀死或抑制细菌、病毒的繁殖,有利于猪的健康成长。采用自然养猪法,猪恢复了拱食和沙浴的生物习性,发病率降低,用药减少,猪肉无药物残留。养猪时不需要专门清理猪棚内的粪便,没有冲圈污水,不会对环境及地下水源造成污染。采用自然养猪法,每头生猪可以增收节支120元。800余头猪不仅缩短了10天的养殖时间,而且少用饲料4万多斤,光料钱就节省5万多元。
今年沾化县坚持循环农业的发展理念,在全县大力推广自然养猪法,把农村的废弃物充分利用起来,转化为生物质能,推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基本在全县实现了养殖规模化、品种优良化、饲料绿色化和利润稳定化的“四化”目标,极大地推动了生态高效农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的辩证的观点,分析说明采用、推广自然养猪法的好处和理由。
2月1日,新华社授权播发的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锁定“三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指出:2008年,我们战胜重大自然灾害,克服多种困难,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再创新高,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局面。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世界经济明显减速,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冲击不断显现。尤其在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稳定农产品价格水平,提升农产品质量和规避经营风险,保障农民工就业和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等方面存在巨大压力。
文件要求2009年我们要增强危机意识,充分估计困难,紧紧抓住机遇,坚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千方百计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有力保障。
(1)、从唯物论角度,说明中央采取的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合理性。
(2)、调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农业如何化解困难,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广东作为中国各省市区中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最为短缺的省份之一,解决好能源问题,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局。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广东把能源问题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推动节能减排降耗,优化能源结构,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改善生态环境,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广东作为中国各省市区中最大的经济体,同时也是资源能源最为短缺的省份之一。解决好能源问题,事关广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事关广东现代化建设全局。
问题:那么请根据背景材料体现的辩证法道理分析广东省如何解决能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
材料一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度 |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2003 |
8472元 |
2622元 |
2004 |
9422元 |
2936元 |
2005 |
10493元 |
3255元 |
2008年第一季度 |
4386元 |
1494元, |
注: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行业与收入最低的行业的平均工资差距扩大了2到3倍。
材料二 2000年至2007年我国最终消费率情况
年份 |
2000年 |
2001年 |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2006年 |
最终消费率 |
61.1% |
59.8% |
58.6% |
55.5% |
53% |
52.1% |
47.9% |
注:①所谓“最终消费率”,即最终消费额占GDP生产额的比重。
②2005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8%左右。
材料三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在讲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指出: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
请以“我国居民收入不平衡,贫富差距严重原因及应对措施”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1)你准备通过哪些渠道收集资料,开展此课题研究?
(2)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从经济生活角度,说明国家应如何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实现社会公平。
(3)从政治生活角度,阐述党提出“努力提高农民和城镇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重大意义。
(4)结合材料三,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如何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