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江苏卫视《最强大脑》节目主持人蒋昌建来到历史课堂调查学生从歌曲中搜索历史事件的大脑记忆情况,下列歌曲与相关历史记忆不正确的是

A.“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歌词中的“天路”是指青藏铁路,它是在“一五”计划中建成的
B.“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带领大家“站起来”的是毛泽东
C.“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唱出了我国民族间的大团结,这得益于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政策
D.“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这位老人指的是邓小平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

材料二: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初期特别是“一五”时期,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率达10%左右。1978年后,农民均收入更是大幅提高,年均增长率达到12.7%。
材料三:

内容
类型
人均收入
大学生比例
生态环境
城乡东西部差距
当前小康水平
近1000美元
11%
恶化
较大
2020小康社会
3000美元
20%
有所改善
比较均衡


⑴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出现的哪两大失误与挫折?造成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⑵材料二中我国农民收入在两个时期快速增长分别得益于哪些农业改革(政策)?
⑶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当前达到的小康水平是怎样的?2020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又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船长为34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200吨以上。
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 ( 1 ),加以管理。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常客。
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请回答:
(1)请在材料二的划线处填空。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
(3)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答出2个要点〉

请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65页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如图,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

运河两端:

A.      (地名)  
B.      (地名)
运河四段:
C.
D.
E.
F.

如图是宋代风俗画《       》的一部分,此画作者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