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适应这一变化,英国
A.通过光荣革命,赶走专制君主 |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议会主权 |
C.进行议会改革,调整议员结构 |
D.建立内阁制度,限制国王权力 |
某报不久前报道,在某地石崖、石柱、石坊上发现大量的錾刻标语,如“列宁万岁”“争取苏维埃中国”“平分土地”“实行共产主义”等。这些标语最有可能出现在
A.国民革命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
下图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这枚邮票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见证了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
B.孙中山和林肯作为中美两国“国父”深受人民爱戴 |
C.是为了宣扬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
D.体现了美国“扶蒋反共”的对华政策 |
下图为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发展示意图。其中1928年至1934年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根除了左右倾错误 |
B.中国共产党走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正确性 |
C.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
D.革命形势高涨,推翻国民党统治的时机已经成熟 |
为加强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我国政府颁布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培育形成若干重点“红色旅游区”。下列各项主题中,最符合“沪浙红色旅游区”的是
A.辛亥首义,推翻帝制 | B.革命武装,八一建军 |
C.开天辟地,党的创立 | D.人民胜利,国旗飘扬 |
下面是关于五四运动的四副对联,其中反映了五四运动取得了一定胜利的是
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 |
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