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北京是一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据北京市水务局提供的信息,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300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8,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1000立方米的缺水警戒线。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将在部分小区试点居民阶梯水价,以每个家庭每月用水量为基数进行计算。
阶梯水价是指将水价分为不同的阶梯,在不同的定额范围内,执行不同的价格。使用的水量在基本定额之内,采用基准水价,如果使用的水量超过基本定额,则超出的部分采取另一阶梯的水价标准收费。
请你运用经济学知识论证实行阶梯水价的合理性。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价格政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鼓励学校充分利用本地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活动。某中学拟定教育活动方案,节选如下: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弘扬闽商“善观时变,顺势而为”精神的依据。
(2)有同学认为,领会了林则徐的爱国情怀,也就领会了中华民族精神。运用“中华民族精神”
的知识评析该同学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为此,N市政府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创新行政管理方式,一方面加大政府在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另一方面简精机构人员、下放行政审批权力、及时公开政府信息,努力解决管得多、管得滥的“越位”问题,以增强市场和社会应有的活力和创造力。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看待“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观点。

材料一:2014年4月18日在央视首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热烈反响,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效果。《舌尖上的中国2》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传统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运作,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侩值观等传播障碍,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材料二:2014年1月18日,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国务院批准并报请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授予张存浩院士、程开甲院士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两位科学家与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一样,具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他们的优秀事迹,深深熔铸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成为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财富。
(1)材料一《舌尖上的中国2》的成功因素之一在于把“吃,还原到了传统”,对此,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2)结合材料一,谈谈《舌尖上的中国2》的成功对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启示?
(3)阅读材料二,结合现实情况,请你谈谈作为青年学生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材料一: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省份,广东今后将继续推进城镇化步伐,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70%。然而,没有文化谈不上城镇化。近年来,广东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强省”“幸福广东”,以提高社会文明和人民素质。目前,在进一步提升城镇化的同时,正在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农村“十里文化圈”等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
材料二:近年来,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异彩纷呈。利用春节、国庆日、建交日等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通过文化领域的多层次互访,加强友好城市间的文化交流,主动开展对外文化合作;开展中外互办文化年、在国外举办中国文化节、文化周、艺术周、电影周、电视周和文物展等文化交流活动。这些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中华文化面向世界、走向世界。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识,谈谈广东省“以文化驱动城镇转型”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阐述应如何正确处理好我国与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广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4年作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年”,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姓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 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深入人心,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广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材料二:2014年十一黄金周刚过,雾霾便来势汹汹,让华北大部分地区再遭“心肺之患”。 据报道,雾霾频发的原因,有30%是因为汽车带来的路面扬尘、尾气,工业生产带来的污染占到了40%以上。有关专家指出,雾霾的肆虐是多种因素共同的结果,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使整体环境趋于恶化,问题将会更加突出。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让我国空气污染防治面临巨大挑战,也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肩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根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广东推进文化强省建设的做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中有关规律的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