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闻报道,某市在2013年年末出现购车风潮,原因何在呢?据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要购车的人越来越多。2013年12月15日该市政府出台汽车限购政策,自16日零时起,在全市实行小客车增量配额指标管理,即“汽车限购令”,信息刚一发布,众多消费者担心以后不能上牌而纷纷提前购车,跟风购买。由于短期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很多4S店取消原有的优惠,纷纷加价卖车。
结合材料,请用生活与消费的知识分析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要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制经济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
有人认为:“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资、融资、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与公有制企业享有同等的待遇。”意味着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平等。应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有人认为,民族精神是历史精华的凝聚,已经成为了过去式,而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倡导民族精神已不合时宜。
请结合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由于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部分企业订单减少,效益下滑,生产经营困难,一些企业把裁员作为应对困境的手段.但我省济南、青岛、济宁、临沂等地的许多企业不把责任推给社会,做出“不裁员”甚至“不减薪”承诺,充分挖掘内部潜力,劳资齐心协力抵御金融危机,赢得了职工和社会的赞誉。
(1)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部分企业面对危机坚持“不裁员”。对此应如何认识?
(2)在“不裁员”的情况下,企业如何才能度过危机,请你提出几点建议 ( 至少三条)。
阅读下列表格和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表一:近5年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单位:万人)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340 |
408 |
495 |
559 |
610 |
注:我国每年新增就业机会大在900万个左右,每年新增就业人员约1000万左右。目前农村富余劳动力1.7—2.1亿人。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人没找到工作,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
表二:我国2008年的人才供需结构对比
硕士生 及其以上 |
本科 毕业生 |
大专 毕业生 |
|
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 |
19% |
47% |
35% |
劳动力的供给情况 |
17% |
67% |
26% |
表三:对3000名2009年毕业大学生就业意向调查情况
首选地 |
沿海发达地区 |
中部城市 |
西部和北部地区 |
74.8% |
25.2% |
2% |
|
首选单位 |
传统白领 |
传统蓝领 |
新兴 |
71% |
27% |
2% |
(1)上述表格反映了我国就业状况的哪些特点?
(2)如果你是今年即将毕业的一名大学生,面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应如何解决自己的就业难题?
三月春光好,承诺暖人心。在今年“两会”上,温家宝总理 “要让中国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一句话,铿锵有力,耐人回味。
某中学高三(1)班师生利用政治课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探究“尊严”问题。 在活动中,同学们思维活跃,畅所欲言:
甲:尊严首先是和经济密切联系,有了钱才有尊严,没有钱就没有尊严。今年中央财政安排就业专项资金426亿元。可见,经济对维护人民尊严作用很大。
乙:我国宪法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我认为,个人有无尊严无所谓,国家法律有了尊严,个人也就有了尊严。
丙:古人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我认为,尊严是人的“精神之盐”,为人处世的底线,还是一种人格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力量。一个人、一个民族不重视教育,不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不会有尊严可言。
丁:在现实生活中,如何让自己活得有尊严?我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我的邻居郑雪梅的父亲不慎从二楼摔下,落下残疾,母亲不堪生活的重压,不辞而别,年幼的妹妹尚不懂事。16岁的郑雪梅揣着暑假打工赚来的2000元钱和亲戚东拼西凑的3000元踏进了大学。不久,她便在同学不解的目光中送起外卖,又找到一份家教,还推销过文具和电话卡。面对生活的苦难,郑雪梅从不气馁。她说:“至少,我是在养活自己,我并不依靠谁,我活得比谁都有尊严。”
假如你也在活动中,请你继续发言:
(1)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知识分别评析甲、乙发言。
(2)介绍上述评析过程中你所采用的哲学思维方法。
(3)结合丙、丁发言,分别从《文化生活》、价值观角度,对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各提出两条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