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05—2013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指标年份 |
私人轿车保有量(万辆) |
GDP(万亿元) |
人均收入(元) |
汽车工业销售 产值/GDP(%) |
2004 |
600 |
16.0 |
6179 |
5.62 |
2009 |
1947 |
30.1 |
10271 |
6.31 |
2011 |
3443 |
39.8 |
14394 |
7.54 |
2013 |
4322 |
47.1 |
16241 |
10.40 |
材料二: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阅读下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对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2012年12月15日至16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善待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在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又不会造成重复建设的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公共投资力度;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切实降低实体经济发展的融资成本。
材料二:近年来,在我国微小企业得到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企业在财务上刻意隐瞒财务状况并夸大生产经营状况,以求获得银行部门的资金支持;食品药品等一些领域安全事频发,扰乱了市场秩序,严重危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这些道德缺失的现象给国家、社会正常的经济秩序带来了一系列隐患和破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过程中的阻碍。对于微小企业的道德缺失现象,政府重拳出击。大众舆论普遍强调: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
(1)结合材料一,运用“财政的作用”知识说明国家是如何推进小微企业发展的?
(2)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市场经济呼唤道德诚信”进行评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09年、2013年我国文化贸易增长与近5年进出口比情况表
项 目 |
2009年(亿美元) |
2013年(亿美元) |
年均增长(%) |
核心文化产品和服务输出引进量比 |
引进和派出文艺演出收入比 |
文化产品进出口 |
127.9 |
274.1 |
20.2 |
1:2.5[ |
6:1 |
文化服务进出口[ |
28.3 |
95.6 |
28.7[来 |
注:2013年我国货物贸易额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但在世界文化贸易市场,美国占43%份额,欧盟占34%,日本占10%,中国不足4%。
(1)指出材料一、二所反映的经济信息和问题。
(2)造成我国文化贸易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文化市场内容的开放程度不够,文化创新能力不足,政府对文化贸易的支持力度较小等。试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文化贸易提出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文化贸易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贸易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通过文化贸易向他国输出自己的文化产品,可以扩大一个国家的国际知名度,传播本国的文化理念和意识形态,促进世界对该国文化的了解,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3)试结合材料三,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化贸易。
近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从事制造业为主,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
(1)分析上图,指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针对上述问题,我国应如何挖掘经济增长的新源泉?
《乐记》里说“乐者,乐也”。音乐能够熏陶情感、滋养心灵,人们对下列三首不同时期的歌曲耳熟能详。
(1)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完成上表。
(2)当前,越来越多的人对经典音乐与流行音乐进行反思。有人认为;流行音乐过度包装和娱乐,艺术价值不大,不宜过度传播;也有人认为;经典音乐往往专业性强,缺乏大众性,没有必要大力推广;……
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观点,阐释产生上述不同看法的原因及应有的文化价值取向。
【改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社会主义法治的历史进程:
1997年党的十五大 |
把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立为治国理政的建设目标,实现了从法制向法治的历史性转变 |
2002年党的十六大 |
提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提出推进依法行政 |
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 |
确立了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原则,为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指明了方向 |
2007年党的十七大 |
提出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
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 |
确立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荐你,坚持发展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立足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际,直面我国法治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 |
材料二:《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制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推进综合执法,严格执法责任,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依法行政体制,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依法治国理论历史进程的哲学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政府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