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要求、奋斗目标、主要任务、重大举措,描绘了我国在新世纪第三个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材料二:《建议》是中央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形成的。《建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建议》在征求各民主党派和各界意见后,将交国务院完善后形成纲要草案,2011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1)材料一、材料二是如何体现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
(2)结合“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审议和通过过程,谈谈你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的理解。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是人们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看法:
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
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精华,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
(1)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评析这两种观点。
(2)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怎样才能保持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

材料一:李克强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既要有顶层设计,又要尊重群众和基层的首创精神。要鼓励基层大胆试验,营造浓郁的改革氛围,要集思广益,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倾听基层呼声,让群众参与改革方案设计。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敢想、敢试、敢闯,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打破固有利益格局,调整利益预期,破解发展难题。
材料二:世界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有位哲人说得好,一种声音谈不上动听,一种颜色构不成五彩,一种味道算不上佳肴,一种事物则无法比较。我们看到,不同的色彩构成最美的图画,万紫千红才会有繁花满园。“和而不同”是中国人自古尊崇的处世之道,在国际文化关系上我们应坚持“和而不同”,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更要重视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应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的作用”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推进改革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在处理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时,我国应如何做到“和而不同”?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急剧增加。2012年,广东人均GDP约为8570美元,但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中,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仅占13.2%,而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这一比例更低至6.26%,居民文化消费潜力未能充分释放。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的有关知识,就政府如何拉动居民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建议。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5年2月12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高峰论坛在福建泉州召开。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刘奇葆谈到,海上丝绸之路把中国和沿线各国紧紧联系在一起,创造了人类交流交往、文明互鉴的不朽传奇。“辽阔的海洋可以成为联接彼此的纽带、文化的交流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平的环境可以创造共同繁荣的机遇,这些都是古老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历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结合材料,请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与发展的作用。

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中草药进行分析提炼,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屠呦呦的获奖说明,医疗工作者要摆脱狭隘的偏见,充分利用好中西医这两大医学宝库,东西方医学研究携手合作,会得到丰硕成果。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
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给我们的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