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91年2月,欧共体首脑会议签署条约,进一步阐明了建立经济货币联盟的主张。条约首先在总则中明确了:(1)在密切协调成员国经济政策和实现欧洲内部统一市场的基础上,针对成员国本着开放和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原则所拟定的共同目标,制定共同的经济政策;(2)规定各成员国的货币兑换率,以便实行单一的货币――欧元;(3)制定并且实行单一货币和统一的货币兑换率政策,以保障价格的稳定;(4)建立一个旨在制定和执行欧共体货币政策的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材料二: 欧共体首脑会议在签署的条约中还规定的目标包括:(1)促进平衡持久的经济和社会进步,达到该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建立一个没有内部边界的欧洲共同体,加强经济社会一致性;(2)在国际上,作为一个政治同盟,通过实行包括拟定共同防务政策在内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伸展自己的立场;(3)实行联盟公民权制度以加强成员国国民的权利和利益的保护;(4)在内部事务和司法方面密切合作。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看出该条约规定了哪些基本内容?这些内容表明了欧共体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2) 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欧共体的发展有什么变化趋势?其基本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 说出欧共体的前身和后身分别是什么组织?
(4) 简介欧共体在世界经济政治的地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欧洲各国,战争爆发之初,一般市民以狂热的态度欢迎它的到来,这是人所共知的。对他们来说,战争脱离了平凡的日常生活,充满了兴奋和刺激,为国家而战被认为是崇高的理想……无论对英国人、法国人还是对德国人来说,战争就是保卫和强化国家,在当时没有比这更好的思想观念了……在为一阶段,战争的经济成本尚未得到重视,强调的只是政治心理上的价值。在1914年夏季,大部分人把战争当作短期现象考虑,没有想到它将可能从根本上变革各国的社会和国际的秩序。
与当初的期待相违,战争经过数个月不但没有终结,反而又持续了一年、两年,由此开始了超越以往的对战争的意义和目标的认真的探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二: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老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材料三:国际联盟之宗旨为:各缔约国为促进国际合作,并保持其和平与安全起见,特允承受不从事战争之义务,维护各国间公开、公正、荣誉之邦交,严格遵守国际公法之规定。——《国际联盟盟约》
材料四: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五:下图为毕加索的名画:
《格尔尼卡》《和平鸽》
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一战爆发前期西方民众与国家对战争的看法。
(2)根据材料二、三,格老秀斯和《国际联盟盟约》对战争的主张或态度有何变化?
试分析这些变化产生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的直接原因。它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世界局势又产生怎样的影响?
(4)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幅名画的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方统治者想到1943年法西斯主义可能解体而共产主义将取得胜利时都不免惊惶失措,在这方面丘吉尔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不安。
材料二:在雅尔塔会议期间,丘吉尔曾描绘说:“我的一边坐着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然而在这三者当中惟有小毛驴能够认准归途。”
材料三:英国某大臣在1943年3月15日同罗斯福谈话说:“我们最困难的问题是俄国,英国要单独对付俄国可能力量太弱。”
材料四:丘吉尔在致战时内阁一项秘密备忘录中曾写道:“我相信,欧洲各国大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在欧洲会议的领导下组成统一阵线。我主张建立欧洲合众国。我希望欧洲会议可以有10余名会员,包括从前的各个大国,包括瑞典人、挪威人、丹麦人、荷兰人、比利时人、法兰西人、西班牙人、波兰人、捷克人和土耳其人。”
请回答:
(1)举例说明“1943年法西斯主义可能解体”。材料一中“丘吉尔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不安”,表明他意识到了什么?(4分)
(2)材料二表露了丘吉尔痛苦和激愤的心态。说明他意识到了什么?(2分)
(3)结合材料一、二、三,谈谈材料二中“小毛驴能够认准归途”的含义是什么?之所以如此,决定因素是什么?(4分)
(4)综合上述材料,丘吉尔对战后世界结构是如何设想的?(4分)
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林,1917年1月19日,德国外交大臣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水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绝不容情的潜水艇战争将迫使美国在几个月内投降。
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材料四: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于1917年卷入战争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的“空缺”产生了什么影响?
(4)人们对材料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会可用 2/3的多数推翻总统对国会法案等的否决,可通过法律规定法院的组织与权限。众议院有权对犯有”背叛、行贿、受贿或犯有其他重大罪行和恶行”的总统、副总统等提出弹劾……
材料二:“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方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材料三 :近代法国产生了12部宪法,1789年到1875年的近90年内,法国平均每7年更换一次宪法。这样频繁更换宪法实属罕见……但是,它们大都受革命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反映和巩固革命的光辉成果……很多宪法还将《宣言》作为序言,或者确认《宣言》的基本内容。
——北京大学出版社《外国法制史》
请回答: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它们分别对其本国社会发挥了哪些积极作用?(4分)
(2)材料三所说的《宣言》是指哪一部历史文献?为什么很多法国宪法都将它作为序言或确认其基本内容?(3分)
(3)材料一、二反映了资本主义国家代议制的哪两种典型?(2分)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哪些基本特征?(3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攻占巴士底狱图二 《人权宣言》
图三 处死路易十六图四拿破仑图五 《自由引导人民》
材料二: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存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寄托于国民。任何团体、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利。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摘自《人权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图片是18-19世纪法国社会的历史缩影。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当时法国社会的时代特征。
(2)材料一中图片五反映的斗争运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革命?其斗争对象是什么?其革命成果又是什么?出现这次革命斗争的主要原因是什么?(6分)
(3)材料二为什么称《人权宣言》为“旧制度的死亡证书”和“新制度的诞生证书”?请根据材料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