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提出,人的内心存在仁、义、礼、智的思想胚芽,天也具有仁、义、礼、智的特质,因此心性可与天命相通。连接二者的途径是“反身而诚”,即存心养性以扩张四端,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其思想的进步之处在于( )
A.形成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体系 |
B.突出了人利用和改造大自然的强烈愿望 |
C.削弱了天的神秘色彩而将其义理化 |
D.用外在比照方式寻求天与人的内在联系 |
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意义”。他曾说,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由此可见,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的作用是
A.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
B.促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
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
据记载,在义和团运动时期,外国人被称为“大毛子”,一律杀无赦。中国人如信奉天主教、基督教,通被称为“二毛子”;其他通洋学、懂洋语以至用洋货者,被称“三毛子”以至“十毛子”等,轻则被殴辱抢劫,重则可能有杀身之祸。我们对这段记载的正确认识应该是
A.不符合史实,有杜撰嫌疑 |
B.列强掀起瓜分狂潮必然导致极端排外 |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可能造成过分仇洋、盲目排外 |
D.是地主阶级在诬蔑诽谤 |
为实现社会的转型,近代先进的中国人作出了不懈探索。下列太平天国运动中提出的主张,最符合社会转型趋势的是
A.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 |
B.所有婿娶弥月喜事,俱用国库 |
C.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 |
D.每年纳银若干,有失则保人赔其所值 |
光绪皇帝曾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的谥号。邓世昌英勇牺牲是在
A.三元里抗英中 | B.黄海海战中 |
C.威海卫战役中 | D.淮海战役中 |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宋朝设立参知政事 | 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
C.清朝沿用内阁制度 | D.清朝设立军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