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①Na2CO3溶液 ②CH3COONa溶液 ③NaOH溶液各25 mL,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种溶液pH的大小顺序是 ③>②>① |
| B.若将3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pH变化最大的是② |
| C.若分别加入25 mL 0.1 mol·L-1盐酸后,pH最大的是① |
| D.若3种溶液的pH均为9,则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顺序是③>①>② |
在一定条件下,向一固定容积的容器中投入2molNO2进行反应:2NO2
2NO+O2,一段时间后测得NO2、NO、O2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 A.2 mol NO、0.75 mol O2 | B.1 mol NO2、1.2 mol NO |
| C.2 mol NO | D.0.7 mol O2[ |
已知450℃时,反应H2(g)+I2(g)
2HI(g)的K=50,由此推测在450℃时,反应2HI(g)
H2(g)+I2(g)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 A.50 | B.0.02 | C.100 | D.无法确定 |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 |
| B.用铜片做阳极,铁片做做阴极,电解氯化铜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铜 |
| C.把铜片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铜片表面出现一层铁 |
| 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气泡放出速率加快 |
下列变化过程中,ΔS<0的是
| A.氯化钠溶于水中 | B.NH3(g)和HCl(g)反应生成NH4Cl |
| C.干冰的升华 | D.CaCO3(S)分解为CaO(S)和CO2(g) |
某温度下,反应mA(g)+nB(g)
pC(g)+qD(g)的平衡常数为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K越大,达到平衡时,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小 |
| B.K越小,达到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
| C.K随反应物浓度改变而改变 |
| D.K随温度改变而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