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基础是(     )

A.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B.丝织业中心的兴起
C.富有商人积累了大量资本
D.自由雇佣劳动力的出现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其大旨谓,凡植物、动物之种类,时有变迁,非缔造至今一成不变。……今佩服者渐多,而格致之学从此大为改变。此可谓千秋崛起之人也。”对材料评述正确的有
①该书应是《物种起源》
②该书确立了物竞天择和适者生存的原则
③该理论对中国近代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④该理论开始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 B.有很强的封闭性 C.求善而不存真 D.落后于西方国家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的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这里“新的历史条件”是指
①蓬勃发展的商品经济②新的生产因素和生产关系的萌芽
③思想界因循守旧、陈腐不化④王朝统治的专制腐败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理”不用学习也能体会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