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十二生肖源于中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公元一世纪,中国人就以十二生肖来纪年。十二生肖既反映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又蕴含着丰富的生活智慧。同时,十二生肖也随着算命术的盛行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把生肖与人的性格、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与西方的十二星座说相似。
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马上有钱”、“马上有房”、“马上有一切” 等“马上体”立刻成为网络热词。有不少人包括不少中学生在热衷于推算自己马年的运势,希望马年好运相伴。某校高三(6)同学就此展开讨论。同学甲认为:“属相、星座确实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运势,不得不信。”同学乙则认为:“人的命运与属相、星座等外在因素没有任何关系,改变自身命运完全靠主观努力。”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我国生肖文化的认识。
(2)假如你参与讨论,你会如何评论甲、乙两位同学的观点?运用辩证法知识加以阐述。
(3)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就如何才能把握命运实现梦想提出你的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某市在建设文化强市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开展“唱红歌,诵经典”主题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全市人民的爱国热情,坚定了马克思主义共同信念;抓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在全市大力开展各种争优创先文明活动,大力宣扬诚信、文明、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举办科博会,在展示本市科技成果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交流中吸取了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加大对公益事业投入力度和文化企业扶持力度,围绕宜居城市和教育城市两大主题,不断提升该市的知名度;开展“中国梦”主题征文活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稿,全市掀起了一场共建美丽城市的热潮;联合多个部门整治网吧、KTV等娱乐场所,净化了文化环境!
结合材料中某市的做法,谈谈我们应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4分)

习近平在会见全国第四届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强调,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要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德行善、明德惟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和提供有力的道德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的意义。

作为一部梳理中国历史廉政文化的大型纪录片,《鉴史问廉》一开播就在全国引起广泛好评。部分评论摘录如下:
题材严肃的纪录片,“消化”起来并不晦涩。一个个动人的历史小故事,一句句朗朗上口的楹联诗词,悄然间将“不想腐”“尚廉洁”的理念吹拂入心。回应解答百姓关心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明晰和梳理廉政文化基因,使人们在文化的浸润和艺术的熏陶中,逐步校正自己崇廉尚法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形可视的影视化表达,老百姓更容易接受,也更爱看。它有政治的热度、文化的温度、历史的厚度,反映了我国社会当下的作风新状态、政治新生态、反腐新常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鉴史问廉》成功的原因。

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国联系东西方的“国道”,也是整个古代中外经济及文化交流的国际通道。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为“一带一路”)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是这条大走廊却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使整个经济带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指出:优化亚洲区域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发展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通的早期收获,优先部署中国通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要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
材料二:广东省作为古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中心和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有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资源优势,一方面有着无限机遇,比如与 东盟人文相通,合作前景广阔,与沿线省份也有较强的产业互补性等。但是另一方面也面临复杂的竞争和挑战:一是相关各国对沿线各国的争夺将日益激烈,比如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日韩争相与东盟发展经贸关系,欧美国家与印度经济关系不断深化。二是沿线兄弟省份定位的趋同可能导致新的竞争。但是总的说来,机遇大于挑战,因此,广东在扩大开放和加强合作中发掘自身特点,找准定位,树立信心,发挥比较优势一定能在竞争中有所突破。并决定把从内外竞争中突围作为广东成为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排头兵 的关键。战略思路科学合理,广东省已经全面布局,逐步推进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应该如何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广东在“21世纪海上丝路”建设中的战略思路为什么是科学合理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制定十二五规划,国家曾组织国内67个部门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1万 多名专家深入研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律,系统学习和领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努力做到符合规律.符合国情。8个调研组分赴13个省区市,并到上百个农村.社区.企业等基 层单位实地调研,为顺利制定十二五规划奠定了重要基础。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在“唯GDP论”的发展思路下,尤其是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和全球经济深度调整的形势下,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进一步凸显,“唯GDP论”的发展思路已难以为继。在“十一五”规划中,节能减排的限制性指标与官员的政绩紧密挂钩,“十二五”规划调低了经济增速目标,更加重视民生和社会目标。不片面追求GDP数据,以实践.人民.历史三把尺子为标准,把着力点转向利长远.打基础.促民生的工作,正在逐步成为各 级领导干部的共识和行动。
(1)结合 材 料 一 分 析,相 关 部 门 和专 家 是 如 何 坚 持 一 切 从 实 际 出发 实 事 求 是的 ?
(2)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