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随着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中国公司把目光投向境外成熟市场,以其雄厚的资本合理地选择并购行业,增强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在海外并购中抢占先机。
表1:2009~2013年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及我国的外汇储备(部分)
年份 |
并购案例(起) |
并购总额(亿美元) |
外汇储备(亿元) |
2009 |
38 |
161 |
23992 |
2010 |
57 |
132 |
28473 |
2011 |
110 |
281 |
31811 |
2012 |
112 |
298 |
33116 |
2013 |
200 |
515 |
38213 |
材料二:由于中外企业文化的差异,经营管理模式的不同及对并购对象发展前景缺乏思考等因素,海外并购存在着一定风险。但是,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持续活跃,2014年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活动的标志性年份。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企业纷纷将海外并购作为战略选择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中应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当今是信息和科技高速发达的网络社会,互联网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行动是以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它促进了产业结构提质增效升级。互联网加一个传统行业,意味着一种能力、一种外在资源和环境对行业的提升。“互联网+”进一步推动知识社会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创新2.0,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工作、生活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常态”。
(1)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的方法论原则。
材料二:创意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和灵魂。山东省以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厚的人文底蕴、敢于创新的人文精神,为激发文化创意、发展创意产业奠定基础,使山东的文化创意产业有了鲜明的儒家思想特点。并通过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优势,加快发展影视传媒、网络动漫等文化产业,把产业链延伸至各种后文化产品中,充分展示了文化创意的市场魅力。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观点说明山东是如何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项目 时间 |
GDP增速(%) |
能源消耗 强度降幅(%) |
消费对GDP 贡献率(%) |
科技进步 贡献率(%) |
2011年 |
9.3 |
2.0 |
51.6 |
51.00 |
2012年 |
7.7 |
3.6 |
51.8 |
52.20 |
2013年 |
7.7 |
3.7 |
50 |
51.70 |
2014年 |
7.4 |
3.9 |
54.4 |
52.30 |
注:①2003—2011年,我国GDP年均增长10.7%左右。②能源消耗强度一般指单位GDP能耗。
材料二:J省政府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挑战,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以市场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加快政府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以创新驱动为动力,大力推进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结构调整为着力点,推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材料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运用法治严格规范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牢固树立和切实贯彻市场主体“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法治新思维,进而获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J省是怎样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的?
(3)材料二中J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应对挑战,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体现了实践的什么特点?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经济新常态下树立法治新思维的理论依据。
材料一:受居民收入的提高、汽车成本降低、政策效应的影响,近年老汽车消费不断增长。2009年1~7月,我国汽车销量718.44万辆,同比增长23.38%,继续排名世界第一。有十几款车型,需要排队提车,有的需要等半年才能提车。人们在体会“汽车文明”带来的方便、舒适、快捷的同时,交通拥堵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明显。
材料二:国外城市交通“缓堵”招数种种:
——纽约:私车一律停郊外
——华盛顿:“公交优先”,轿车分单双号入城
——东京:地铁至上
——伦敦:停车费抑制轿车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理?
每年5月31日都是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世界无烟日,2013年世界无烟日的主题跟“禁止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有关。
材料一:中国卫生部指出,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吸烟对我国人民群众健康影响特别严重。目前我国吸烟人群3.5亿,被动吸烟人群7.4亿,每年死于烟草相关的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控烟工作并取得积极的进展,但我国卷烟生产量仍在攀升,吸烟人数没有明显下降,国内控烟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材料二:我国控烟立法工作较为滞后,迄今还没有一部专门控制烟草危害的国家法律。同时,由于缺少具体的惩罚细则,加之惩罚力度偏低,执法主体模糊,人员数量有限等原因,各地控烟举措普遍面临执行难的困境。此外,我国公众对吸烟和二手烟暴露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3/4以上的中国人不能全面了解吸烟对健康的危害,2/3以上的中国人不了解二手烟暴露的危害。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分析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控烟问题的理由。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吸烟行为的看法。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求在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10月23日,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定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须坚持的首要原则,指出“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法治是一致的,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
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需求,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立法法修改早已列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本届以来,法制工作委员会着手立法法修改研究工作,收集整理了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完善立法法的议案、建议和近几年全国地方立法研讨会上各地方的相关意见;赴黑龙江、宁夏、江西、辽宁、河北、江苏、广东等省(区)进行调研:分别召开地方、中央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座谈会;邀请地方人大和政府法制机构有关负责同志共同研究修改;专门就立法法修改征求意见稿听取20多个省(区、市)和较大的市人大和政府法制机构的意见。2014年8月25日,立法法修正案草案首度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二次审议后,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再次审议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
(1)结合材料,运用我国政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一致性。
(2)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有关知识,说明全国人大是如何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的?(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