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的《民法大全》规定“宁可漏网一千,不可枉屈一人”,这反映了罗马法( )
A.调解所有人的矛盾以维护统治 |
B.主张重罪轻罚 |
C.塑造了西方的宽容精神 |
D.包含理性、证据、自由等自然法的精神 |
2009年春天的伦敦,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金融峰会新闻中心的时间显示墙上,只悬挂着3个时钟,依次为“华盛顿时间”、“伦敦时间”和“北京时间”。“北京时间”开始于()
A.鸦片战争,中国被卷入现代化漩涡 |
B.中华民国成立,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命运第一次转折 |
C.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
D.改革开放,中国人民从此富起来 |
张鸣在《苏维埃乡村追求》中指出:“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 B.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C.红军长征的胜利 | 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 |
历史纪年方法的掌握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是公元前三世纪晚期
②康熙是爱新觉罗·玄烨的谥号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农历己丑年
④民国33年台湾摆脱日本的殖民统治回到祖国怀抱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1943年1月,美、英分别与中国签订新约,废除在华领事裁判权;10月,中美英苏在莫斯科发表《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11月,蒋介石与罗斯福、丘吉尔举行开罗会议。上述史实说明()
①抗日战争为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②美英认识到应该平等对待中国
③中国已经成为与美、英、苏平起平坐的大国
④中华民族的抗战,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