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究历史事物的基本原则之一。下列评述符合这一基本原则的是( )
A.商鞅不能将“德治”与“法治”结合是变法的一种失败 |
B.洋务运动强调“中体”是为引入“西用”而铺路 |
C.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主要是为推动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
D.新文化运动全盘否定传统文化有失认知的客观性 |
伏尔泰在《以英国人的口吻》中写道:“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所反映的政治体制是 ( )
A.君主专制 | B.共和制 |
C.贵族制 | D.君主立宪制 |
“尽管罗马法律严格限制妇女继承财产,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财政和大地产。”这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
B.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
C.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 |
D.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
《荀子·君道》称:“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为达到这种效果,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 | B.设立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
C.设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 D.推行行省制度,加强地方控制 |
福建土楼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著名的承启楼内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人伦”。该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A.郡县制 | B.分封制 |
C.宗法制 | D.内外服制 |
清朝官员梁章钜在《枢垣记略》中记载:“其制无公署,大小无专官。直庐始设于乾清门外西偏,继迁于门内,与南书房邻,复于隆宗门西供夜直者食宿。其大臣惟尚书、侍郎被宠眷尤异者,始得入,然必重以宰辅。”材料中所述的机构应是( )
A.枢密院 | B.中书省 |
C.内阁 | D.军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