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材料三:好在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已有“地球村”的说法。东方人、西方人不过是“地球村”中“鸡犬相闻”的村民而已。
——冯骥才《献给命运的紫罗兰》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丝绸之路连接了哪两大洲?谁为其开辟做出了重要贡献?
(2)请举出一例材料二中航海家及其开辟的新航线。
(3)丝绸之路和新航路的开辟有何共同意义?
(4)材料三为什么说“世界已经变得越来越小”?面对“越来越小”的世界,中国应该推行怎样的对外政策?作为中学生,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如何融入这个“越来越小”的世界。
(11分)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新领导集体强调的“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宏大的,同时又是现实的。“中国梦”不仅激发了中国人民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也成为外国人士谈论中国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影响的一个热词。
探究一“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1)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哪条中西交往的重要通道,密切了东西方的联系?
(2)明朝前期,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联系的航海史壮举是哪一历史事件?
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 央,废除丞相,撤销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请回答:
(1)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一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一时期哪一地区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
(2)材料二记载的哪朝的官制变化?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相权和皇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成就辉煌,足以让华夏大地上的每一个炎黄子孙感到骄傲和自豪。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探究。
材料一 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1)元朝开始施行的什么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材料二
(2)图一时我国汉代哪一生产活动的工艺流程?
(3)图二是一部什么内容的著作?作者是谁?
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请阅读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政治篇】
材料一
(1)材料一中三则史料依次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三次政治改革,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概括第二、三则史料,指出这两次改革历史作用的相同之处。
【教育篇】
材料二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进入近代以后,剧烈的社会大变动迫切需要大批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而科举制度依旧执迷于八股文、小楷试帖,所取之人内不能兴国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敌。
——杨齐福《科举制度与近代文化》
(2)为改变材料二所反映的弊端,隋文帝和隋炀帝各采取了什么措施?
(3)针对材料三所反映的现状,晚清政府是如何变革教育、培养与时代相适应的人才的?
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光耀千秋,泽惠世界。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辉煌灿烂的文学】
(1)指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等词句分别运用的文学形式。
【绚丽多彩的戏曲】
(2)写出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其他剧种曲调及表演方法,在19世纪中期初步形成的一个新剧种的名称。
【魅力独特的书画】
(3)我国古代有“书圣”、“画圣”美誉的分别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
【发明发现的国度】
(4)古代某战争场面有“(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的叙述。该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