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你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如下图中的情形,回答下列问题:
(1)最可能是气泡的是________。
(2)要看清楚A的上半部,应将载玻片往何方向移动?________。
(3)欲使用高倍物镜应转动哪个装置?________。
(4)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中的细胞数目比原来的________,视野的亮度比原来的________。
(5)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结果造成显微镜某个部位损坏,请问下列哪一项为不当操作( )
A.拿取显微镜时一手握住镜臂,一手托住镜座 |
B.为了看清楚观察物,应该转动粗准焦螺旋 |
C.转到高倍镜时,应转动转换器更换镜头 |
D.使用拭镜纸朝同一方向擦拭镜头 |
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
(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____________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___________。
(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__________中,由于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
(3)科学家将该膜结构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水面上,测得磷脂占有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
(4)通过有关方法,测得多种膜的化学成分,如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细胞膜与细胞器膜的化学物质组成上的共同点是: ;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5)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
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下丘脑的某些细胞接受到瘦素信号后,机体能通过复杂的神经内分泌网络调节摄食行为。
(1)脂肪是细胞内良好的 物质,与糖类相比,脂肪分子中氧的含量 。
(2)组成瘦素的基本单位是 。在核糖体中合成的瘦素蛋白,必须通过 、 进行加工和运输才能分泌到细胞外,随血液运送到全身各处。下丘脑中的靶细胞通过 来识别瘦素。
(3)现有两类患肥胖症的小鼠,A 类小鼠肥胖是瘦素受体基因缺陷所致,B 类小鼠肥胖原因未知。分析以下实验:
组别 |
处理措施 |
正常饲喂一段时间后的实验结果 |
1 |
正常小鼠与A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A 小鼠无变化 |
2 |
正常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正常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略微减少 |
3 |
A 小鼠与B 小鼠连体共生 |
A 小鼠无变化,B 小鼠摄食量明显减少 |
(注:连体共生即通过手术使两只小鼠的血液循环贯通)
①根据实验结果推测,连体前A 小鼠体内瘦素的含量比正常小鼠 ,B 小鼠肥胖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②为排除手术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可增设一组处理措施为 的对照实验。
使用染色剂染色是生物学实验常用的方法,某同学对有关实验做了如下归纳:
实验 |
观察对象 |
染色剂 |
实验结果 |
① |
花生子叶细胞的脂肪颗粒 |
苏丹Ⅲ |
脂肪颗粒被染成橘黄色 |
②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 DNA和RNA的分布 |
吡罗红甲基绿 |
细胞内染成绿色的面积显著大于染成红色的面积 |
③ |
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 |
健那绿 |
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
④ |
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 有丝分裂 |
龙胆紫 |
间期细胞不着色, 分裂期细胞染色体着色 |
(1)上述实验结果的归纳,正确的有_______(实验序号)。
(2)实验②和实验④在染色之前,都使用了一定浓度的盐酸处理。其中,实验②用盐酸可改变 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实验④用盐酸与酒精混合,对材料进行 处理。在两个实验操作中,都要注意盐酸的浓度、处理材料时的温度和______。
(3)健那绿使线粒体着色与线粒体内膜的酶系统有关。线粒体内膜上的酶主要催化有氧呼吸的第______阶段反应,该阶段反应发生的物质和能量变化是 。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共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科学家对鼠源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该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属于 (生物工程)的范畴。
(2)图示过程是根据预期的 ,设计 ,最终必须对 进行操作。
(3)经过改造的鼠人嵌合抗体,与鼠源杂交瘤抗体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 (从免疫角度考虑)。
(4)上述过程中对科学家来说难度最大的是 。
(共14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几种性染色体异常果蝇的性别、育性等如图所示。
(1)果蝇是遗传学最常用的实验材料,因其具有 的优点(至少答出两点)。染色体变异包括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其中后者又分为两种情况: 和 。
(2)杂合红眼雌果蝇(XRXrY)最多能产生XR、XRXr等共 种类型的配子。该果蝇与白眼雄果蝇(XrY)杂交,子代中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3)用黑身白眼雌果蝇(aaXrXr)与灰身红眼雄果蝇(AAXRY)作亲本杂交得到F1,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F2,F2中灰身红眼雌果蝇所占比例为 ,F2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3,F3中红眼:白眼= 。
(4)用红眼雌果蝇(XRXR)与白眼雄果蝇(XrY)为亲本杂交,在F1群体中发现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M”)。M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请设计简便的杂交实验,确定M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
实验步骤: 。
结果预测:Ⅰ.若 ,则是环境改变;
Ⅱ.若 ,则是基因突变;
Ⅲ.若 ,则是减数分裂时X染色体不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