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 )
A.董仲舒《春秋繁露》 |
B.顾炎武《日知录》 |
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
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
法国国家图书馆珍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保存着伏尔泰的心脏。盒子上是伏尔泰的一句话:“我的心脏在这里,但到处是我的精神。”伏尔泰之 “精神”的实质是( )
A.主张上帝至高无上 | B.提倡进步和理性 |
C.实行开明君主制 | D.主张天赋人权 |
民国时期著名理论家蒋方震曾说,欧洲近代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是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是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的核心是( )
A.人文主义信仰得救 | B.理性主义信仰得救 |
C.民主政治蒙昧主义 | D.城邦文明信仰得救 |
下图为德国发行的马丁·路德的邮票,是为了纪念他对人类历史进步的重大贡献,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在促进思想解放方面,比文艺复兴有重大进步,主要表现在他将思想解放的领域扩展到()
A.下层人民群众 |
B.上流社会 |
C.骑士阶层 |
D.知识阶层 |
有人将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称为“人曲”。这是因为()
A.用文学打动人心 |
B.描写了现实生活 |
C.批判宗教信仰 |
D.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歌颂人性 |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这说明文艺复兴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 )
A.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 |
B.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
C.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 |
D.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