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民主法制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中国人民长期为之奋斗的目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一个世纪的历史上,第一次建立起一个具有较为合理的政治制度的、安全可靠值得信赖的政府(即使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历史成就,而且也是一项独一无二的成就……孙中山称之为‘一盘散沙,的中国,迅速凝聚成一个具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的强大的现代民族国家。
——【美】莫里斯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与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 如果做更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难以准确把握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造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这一错误不可避免地使人民内部矛盾不是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民主方法来解决……从而混淆了国体民主和政体民主,把精力过多的集中在国体民主上而忽视了本应是重点的政体民主建设。与此相适应,党的治国方略、方式就不是与法律化、制度化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依法治国”,而只能是适合阶级斗争的“政策治国”。……以上三方面交织在一起,相互强化,最终导致“文革”悲剧。
——宋新滨《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启示》
材料三  为了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群众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决议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前提。针对“它不能提供政治上的自由和民主”这一谬误,列举建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主要成就。据材料二,指出“文革”时期民主法制遭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作者认为解决问题的主要策略是什么?
(2)材料三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创立的一项什么制度?该制度有何特点?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历程的阶段特征。从中你可以得到什么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改革开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政治文明的演进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过程。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朝初年)“法令初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二:“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材料四:“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院行使行政权;法院……独立行使司法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有议会的多数党产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五: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材料一、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从根本上看,这一政治制度具有什么演变趋势?材料四说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了哪些原则?具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从材料五中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从1948年下半年起,鉴于整个国际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美、苏冷战不断加剧,中国革命的胜利发展,美国重新调整了它的远东战略,以日本代替即将垮台的蒋介石政府,迅速地改变了它的对日占领政策,由限制、削弱,打击改为积极帮助、扶植、支持日本复兴经济,解散财阀半途而废;被捕战犯被大批释放;完全中止战争赔款,转而限制各种进步群众运动,默许右翼政客重返政界;支持日本政府加强警察力量;直接出面禁止工人罢工,等等。
——刘绪贻主编《美国通史》
(1)根据材料简要说明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1948年前后美国对日政策变化的影响。

诗词是鲜活的历史,它向我们讲述了历史的沧桑和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诗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①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
②早已壁垒森严,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年秋)
③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毛泽东《七律.长征》
④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①中的“四百万人同一哭”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945年台湾在被割占50年后回归祖国,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诗词②中的“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此前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道路是什么?这种转变说明了什么?
(2)导致诗词③中这次“远征”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这次的“远征”的结果如何?
诗词④中“百万雄师过大江”指的是什么时期的哪次战役?诗中“天翻地覆”主要指的什么?

杰出人物推动历史发展,但又跳不出特定时代的制约。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没有一个宽松、平和与自由的社会环境,经济就不可能继续发展,于是克服专制王权就成为那些具有早期资本主义萌芽因素的民族国家所面临的最大任务。英国内战就是为了克服专制王权,然而暴力革命的结果是消除了国王,却产生了另一种专制形式,即克伦威尔的个人独裁。
——刘成《英国兴衰千年回溯》
材料二(拿破仑在逝世前说了一段话)我是一位新普罗米修斯,我被钉在悬崖绝壁的一块大石头上,一只秃鹫啄食我的肉。是的,我曾从天上窃了火种,作为一份礼物,献给法兰西;火种已经上升……到原来的地方,我却一直被钉在这里!……我无物遗留给我的儿子,我只有把我的威名留给他。
——《拿破仑传》
材料三拿破仑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地欢迎。渴望复辟旧制度或认为拿破仑背叛了革命的政敌是存在的,但是,大多数人都因为他结束骚乱和建立起了一个可信任的、强有力的政府而欢呼。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伦威尔怎样“克服专制王权”,“又建立另一种专制形式”的。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二中拿破仑贡献给法兰西的“火种”是什么?他“被钉在悬崖绝壁上”的原因是什么?
(2)综合上述材料,指出克伦威尔和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统治的时代因素。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曾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皇帝一个人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共和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共和政体悲惨的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和一个人一样,耳边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
——毛泽东
请回答:
(1)用明清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一中“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
(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的是什么政府?为什么说是“悲惨的失败了”?这种“仿制品”在中国失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这一时期还确立哪些主要政治制度?
(4)请概括说明材料一、二、三反映的三种政治模式本质上的不同。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政治体制怎样的一个发展趋势?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