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画家拜访门采尔,向他诉苦说:“我真不明白,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消一天工夫,可是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
“请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门采尔认真地说,“要是您花一年工夫去画它,那么只用一天,你准能卖掉它。”后来的事实果真如此。
要求: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抄袭。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提炼观点,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4月13日安徽省亳州市38岁村民陈运涛为救患白血病的9岁儿子陈明浩,在合肥市街头头戴儿子平时玩的马头面具跪于路旁,旁边展板上写着“骑一次五块,好心人您就骑我一次吧”,在“扮马”的三个小时里,有不少热心市民被感动而捐款,但是没有一个人真的来“骑马”。给陈明浩治病的安徽省立医院医生及网上约90%的网民对陈运涛表示同情、敬佩,约30%的网民准备捐款,亳州市爱心协会已捐款8000元,但也有约5%的网民认为陈运涛是作秀。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是设计、雕琢的一生。由别人设计,也由自己设计;由别人雕琢,也由自己雕琢。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写成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③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弘一大师写过一幅字,只有“知止”二字。对“知止”二字的意思,学者们有以下不同的解读:
甲:朱熹曾说:“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止,就是知道什么是至善境界,从而促使自己追求至善,止于至善。
乙:老子《道德经》有言:“知止不殆。” 意思是,知止就不会落入危险。知止,就是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不可越过界限,懂得某些东西不可触碰。
丙:知止,就是明白自身能力无论多强,都是有限的,从而促使自己谦逊待人;知止,就是懂得生命的时光有限,从而促使自己珍惜光阴。
丁:知止,就是在忙碌中要懂得稍作停歇,想想自己珍惜的是什么,想想自己丢失了什么,或者,就看看沿途的风景。
要求:(1)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不得脱离材料;(2)抒发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3)用规范汉字书写,不少于800字。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根据要求作文。
要求:结合漫画所表现的寓意,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