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探究: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的关系。阅读下面的资料,它会给你的探究活动提供一些启示。
韭菜与韭黄是我们常吃的蔬菜,它们都是通过韭菜的幼芽发育而来的。韭菜长在阳光下,是绿色的。如果把黑色的塑料薄膜覆盖在将要发芽的韭菜植株上,生长出来的就是浅黄色的韭黄了。如果给予生长中的韭黄以光照,过一段时间后,它又变成绿色的韭菜了。
(1)根据以上资料,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你提的问题,请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设计:取一定量的韭菜种子分成两份,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容器中,保证种子的萌发条件。然后将甲放到光下培养,将乙放到______处培养。
(4)请你预测实验现象:几天后,甲容器中的幼苗是_____色的,乙容器中的幼苗是_____色的。
(5)本题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表示刘庆同学在进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设计的部分实验,请根据他的实验设计和加碘液后应出现的现象,加以说明:

试管编号
加入材料
水温(℃)
恒温时间(分钟)
加碘液后的现象
1
馒头碎屑+唾液2 mL
90
10
A
2
馒头碎屑+唾液2 mL
10
10
B
3
馒头碎屑+唾液2 mL
37
10
C
4
馒头碎屑+清水2 mL
37
10
D

(1)在1~4号试管中分别加入实验材料后,为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应采取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C现象: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中A和B都可能: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1~4四组实验的过程和分别出现的现象A~D,经过认真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同学在研究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单位面积气孔数目)时,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案进行实验:
方案一:用显微镜观察同一张蚕豆叶片的上、下表皮装片。
方案二:把新鲜的蚕豆叶片浸没在60℃左右的热水中(如图所示),观察叶片两面的气泡数目。
方案三:在一株生长旺盛的蚕豆植株上选取一片蚕豆叶,用滤纸把它上、下表皮的水分吸干,将两张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遇水会变红)相对应地贴在叶片上、下表皮的表面,并用回形针将其固定,观察贴在叶片上、下表皮上的滤纸,哪一张先变色,哪一张的颜色深一些。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采用方案_____________可以观察到叶片的保卫细胞。
(2)方案二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比上表皮大。
(3)该同学采用方案三进行实验,贴上滤纸后经过较长时间,发现两张蓝色滤纸颜色都变为一样红。该同学认为蚕豆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同样多,与方案二实验结论不一致。于是去问老师,老师询问了他的实验过程后,指出用方案三所做实验的结论不可靠。你认为老师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生物科技小组的同学将同时死去的10条小金鱼分成甲、乙两组,甲组的5条小金鱼灭菌后放在无菌的塑料袋内保存起来,乙组的5条小金鱼被深埋在一棵大树的根部。数十天后,发现乙组的5条小金鱼全腐烂了。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组。
(3)该实验中甲、乙两组为什么要选用同时死去的5条小金鱼?

请你仔细观察分析下面所示的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1)甲装置可以用来探究植物的
(2)乙装置验证的是植物
(3)丙装置所示实验,a和b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4)丁装置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产生

下图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将暗处理过的天竺葵的一片叶部分遮光、部分不遮光的目是
(2)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摘下这片叶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其目的是
(3)用碘液处理后,出现叶片未遮光部分变蓝,遮光部分不变蓝的实验现象,这说明绿叶在光下产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