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A、b代表玉米的优良基因,这两种基因是自由组合的。
现有AABB、aabb两个品种,为培育出优良品种AAbb,可采用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品种AABB、aabb经过①②③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用此育种方式一般从_______才能开始选育AAbb个体。
(2)过程⑤常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得到Ab幼体,再利用_________处理得到AAbb植株。与过程①②③的育种方法相比,过程⑤⑥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过程⑤⑥应用的遗传学原理为______________。
(3)过程⑦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 ___,与过程⑦比较,过程④的明显优势是__________。
生物学的遗传规律研究离不开合适的实验材料,如小鼠、果蝇、玉米、豌豆等,请根据下述实验回答问题:
(1) 为了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生命学院的师生选用一定数量的小鼠进行实验,统计实验数据如下表。分析并回答。
组别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 |
|
动物实验 |
1] |
(1只)白色×(1只)黑色 |
生育3只黑色个体,2只白色个体 |
2 |
(1只)黑色×(1只)黑色 |
生育1只黑色个体, |
|
3 |
(1只)白色×(1只)1白色 |
生育了4只白色个体 |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你认为小鼠的毛色显性和隐性能否判断,植物育种学家在研究生物的遗传规律方面比动物育种学家更容易的关键因素是。
(2)下表所示6个纯种品系果蝇的性状和控制这些性状的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编号,品系a为显性性状,其余性状均为隐性性状。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品系 |
a |
b |
c |
d |
e |
f |
性状 |
野生型 |
白眼 |
黑体 |
痕迹翅 |
棕眼 |
紫眼 |
染色体 |
X |
Ⅱ |
Ⅱ |
Ⅲ |
Ⅱ |
①进行伴性遗传研究时,选择什么样的品系果蝇交配最恰当
(填品系代号)。
②若通过翅和眼的性状,探究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是否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时,选择什么样的品系交配最恰当(填品系代号)。
③已知果蝇的直毛与分叉毛受控于一对等位基因(直毛对分叉毛为显性)。若实验室现有纯合的直毛和分叉毛雌、雄果蝇亲本,如何通过一次杂交试验确定 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请补充实验步骤并预测结果:
将与两亲本进行杂交.若杂交后代,则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则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实验室培育酵母菌的技术,探究在有限的养分中和不同的温度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具体内容如下:
材料用具:略
(一)探究思路:
(1)设计对照实验。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该同学按下表完成了有关实验。
试管编号 |
培养液/mL |
无菌水/mL |
酵母菌母液/mL![]() |
温度/℃ |
A |
10 |
— |
0.1 |
28 |
B |
10 |
— |
0.1 |
5 |
C |
— |
10 |
0.1 |
28 |
(2)酵母菌计数:
对于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可以采用的方法计数:先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培养液用滤纸吸去。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将计数板放在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
(二)问题探讨:
① 请写出该同学研究的课题名称:。
② 用显微镜定期测酵母菌种群数量,结果仅A管中第3天开始个体数量迅速增加,第5天开始A管中个体数目达到最大,实验至第6天结束。请将A、B、C三组预期结果的走势图绘制在坐标系中。
③ 试分析C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某种抗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某人持续几天咳嗽发热,疑似H1N1,经诊断是细菌感染引起肺炎。侵入身体的细菌是一种发热激活物,引起人体发热。体温过高时,人体代谢加快,细胞内葡萄糖氧化分解(增多或减少),耗氧量增加 。由于细胞供氧不足,肌肉组织中含量升高,使病人会感觉肌肉疼痛。此过程体现出人体的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定的主要调节机制。
(2)用一定浓度的福尔马林或其他化学试剂处理病毒,使之失去致病性,可以制成灭活疫苗,为什么不能用加热杀死病毒的方式制备灭活疫苗?
(3)DNA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中的一段表达抗原的基因制成的,这段基因编码的产物能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DNA疫苗注射后,必须经过转录和翻译的过程,能在接种者体内表达出。然后引起免疫反应。
(4)某人已接种过针对某病毒的疫苗,若一个月后该病毒入侵,会激发人体内免疫系统发生体液免疫作用再次产生抗体,试用文字与箭头图示该主要过程。(2分)
实验人员用下图Ⅰ中装置甲与乙,敞口培养相同数量的小球藻,以研究光照强度对小球藻产生氧气量的影响。绘制成曲线如图Ⅱ(净氧量=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据图分析并回答相关问题:
(1)在图Ⅱ中P处净氧量为负值,小球藻进行的代谢活动是,
场所是,此时影响净氧量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
(2)在图Ⅱ中,Q点的生物学意义是。
(3)为了实现更大的生物学意义,应加大M点,实践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的
措施是。
(4)若用乙中的小球藻实验,则图Ⅱ中Q点会 (填“向左”或“向右”)移动,M点会(填“向上”或“向下”)移动。M点如此移动的原因是缺镁会影响的合成,从而使光合作用强度(填“增强”或“减弱”)。
(5)若给小球藻提供被14C标记的CO2,则C原子的转移途径是。
小鼠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下面是关于小鼠某些性状的遗传实验:(1)在一隔离饲养了多代的有毛小鼠种群中,偶然发现一对有毛鼠产下的一窝鼠仔中有几只无毛小鼠。无毛小鼠全身裸露无毛,并终生保持无毛状态。科研人员为了研究小鼠的无毛性状,继续让这对有毛鼠杂交多次,每窝都有无毛雄鼠和无毛雌鼠出生。试判断:小鼠的无毛性状属于_______ (可/不可)遗传变异,该对有毛鼠产下无毛小鼠最可能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鼠毛色的黄与灰、尾形的弯曲与正常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R、r和T、t控制。在毛色遗传中,具有某种纯合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从鼠群中选择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鼠作母本,多只基因型相同的雄鼠作父本,杂交所得F1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回答:
黄毛尾弯曲 |
黄毛尾正常 |
灰毛尾弯曲 |
灰毛尾正常 |
|
♂ |
2/12 |
2/12 |
1/12 |
1/12 |
♀ |
4/12 |
0 |
2/12 |
0 |
①在毛色遗传中,不能完成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鼠控制尾形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父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母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
④若让F1代的全部雌雄个体随机交配,那么在得到的后代群体中,灰毛弯曲雌鼠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
⑤若F1代出现了一只正常尾雌鼠,某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这只雌鼠是否是基因突变的结果还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当该正常尾雌鼠发育成熟后,用她与弯曲尾雄鼠进行杂交,试写出实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i.若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
ii.若__________________,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