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数据为科研人员实验测得体外培养的某种动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包括G,期、S期和G2期,M期为分裂期)各阶段时间(单位:小时),回答下列问题:
(1)若在上述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处于 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再培养 小时,其余细胞都将被抑制在G1期与S期的交界处。
(2)S期的启动需要某种蛋白质分子作为启动信号,该蛋白质在S期之前合成并存在于S期全过程中。若将S期和G1期细胞融合,则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时间将 (填 “提前”、“不变”或“延迟”)。
(3)处于M期细胞中的纺锤体是由细胞两极的 发出。在M期,消失后又重新出现的细胞结构是 。若要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M期的各时期特征,需用龙胆紫溶液使细胞中的 着色。
咖啡酸是丹参的有效成分,科研人员以丹参为材料,研究植物激素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对咖啡酸合成关键酶——TAT和PAL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咖啡酸积累的影响。
(1)为研究ABA对TAT和PAL酶活性的影响,科研人员向培养的丹参中添加ABA和氟啶酮(ABA生物合成抑制剂),实验分两个处理:
①不同浓度的ABA诱导;
②ABA和氟啶酮联合诱导。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处理24 h后测定TAT和PAL酶活性,结果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①图甲结果能否说明高浓度的ABA会抑制TAT或PAL酶的活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②图乙结果表明,3个浓度的氟啶酮均可以__________ABA诱导的TAT和PAL酶活性。
③种子从解除休眠到萌发的过程中,内部ABA和GA 含量的变化应该是_________。
A.ABA减少,GA增加 B.ABA增加,GA减少
C.ABA减少,GA减少 D.ABA增加,GA增加
(2)为研究ABA和GA联合处理对丹参咖啡酸积累的影响,科研人员向培养的丹参中添加ABA、GA、氟啶酮和多效唑(GA生物合成抑制剂),实验处理及结果如图丙所示。
①未加入多效唑或氟啶酮的条件下,GA处理使咖啡酸含量__________,ABA与GA在诱导丹参咖啡酸积累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__作用。
②加入多效唑或氟啶酮的条件下,ABA和GA联合处理能够__________咖啡酸的含量,ABA与GA在诱导丹参咖啡酸的积累过程中表现为_________作用。
下图甲表示光合作用碳反应的一些重要过程,图乙为叶肉细胞模式图(只画出两种重要的细胞器)。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表示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图乙中的___________处(填标号)。光合产物蔗糖是在图乙中的________处(填标号)合成并运输至植物体各部位利用的。
(2)NADPH和ATP共有的化学元素是__________。NADPH是由光反应中,NADP+接受了水光解产生的______后形成的。由甲图可知,卡尔文循环过程中NADPH除了提供能量外,还提供了____________。
(3)图甲的过程是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研究清楚的。科学家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以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经过不同时间的照光(数秒直至数十分钟)后,将小球藻放入沸酒精中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从而使小球藻中的化合物停留在碳反应的某一阶段;然后分离出各种化合物,测定其放射性。
②科学家发现光照30秒,14C出现在三碳化合物、五碳化合物、六碳化合物和七碳化合物等20余种化合物中;而当把光照时间缩短为5秒时,14C主要出现在____________中(填化合物的具体名称),现已证明该化合物是CO2中的碳首先到达的化合物。
③为探究固定CO2的化合物,科学家改变某实验条件后,发现RuBP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_______,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RuBP。
某自然保护区沿草丛沼泽至森林依次分布有5种典型天然沼泽湿地,相应湿地的地下水位与地表距离、5种湿地不同层次的年有机碳储量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试回答:
有机碳储量 / kg·m-2 |
沼泽类型 |
|||||
草丛沼泽 |
灌丛沼泽 |
毛赤杨沼泽 |
白桦沼泽 |
落叶松沼泽 |
||
湿地 结构层次 |
乔木层 |
0 |
0 |
3.30 |
7.79 |
6.87 |
灌木层 |
0 |
1.27 |
0.11 |
0. 08 |
0.24 |
|
草本层 |
0.33 |
0.14 |
0.05 |
0.03 |
0.03 |
|
凋落物层 |
0.15 |
0.18 |
0.34 |
0.43 |
0.35 |
|
土壤 |
38.28 |
33.06 |
29.03 |
19.21 |
23.73 |
|
地下水位与地表的距离 |
![]() |
(1)从草丛沼泽到落叶松沼泽,生物种类具有显著差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影响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__。
(2)经连续几年测定发现,白桦沼泽有机碳的含量逐年上升,这是群落_______的结果。若要调查森林区某啮齿类动物的数量,应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灌丛沼泽相比,毛赤杨沼泽的灌木层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土壤中有机碳的含量主要取决于动植物的残骸量和___________。
(4)下图是落叶松沼泽中碳元素的部分流动过程,请将与落叶松有关的碳元素流动过程图补充完整,并在箭头上标明碳元素的流动形式。
Ⅰ.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患者体内采集样本并制成菌液后,进行分离培养。基本步骤如下:配制培养基~倒平板~X~培养~观察。请回答:
(1)幽门螺杆菌培养的特殊条件是 。
(2)步骤X表示 。在培养时,需将培养皿 放在恒温培养箱中。
(3)可用于纯化培养Hp并计数的方法是 。
Ⅱ.下图是家庭常用的酿酒装置,该装置构思巧妙,使用方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酒精发酵阶段,铁锅1的作用是与铁锅2和无底木桶共同形成 的环境。
(2)酒精发酵过程中,不会有大量酒水混合物流出,试说明原因 。
(3)待发酵产生大量酒精后,还要将米酒与酒糟分离,从分离原理看,该装置是一个 装置,铁锅1在该装置中起的作用是 。
在一个简单的生态系统中,蝗虫种群首先迁入且迅速增长,在以后的几个月内,其他动物先后迁入。图甲表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乙表示几种生物形成的食物网,图1表示德昌县弃耕地紫茎泽兰入侵区,开展轻度、中度、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的结果。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其他种群迁人后,改变了生态系统的 结构,抵抗力稳定性 。
(2)蝗虫种群种内斗争最激烈的时间段是 。3个月后,蝗虫种群的增长速率显著下降,从种间关系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是 。
(3)第7个月后蝗虫种群数量骤减,短时间内猫头鹰种群的数量变化为 。
(4)若鸟类从草处直接获得的食物占其食物总量的20%,则鸟类增加10 kg,至少需要草 kg.
(5)若该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适当放牧能 (填增大或减小)草对光能的利用率。
(6)弃耕地群落中物种数目随紫茎泽兰入侵程度的增加而________ _。重度入侵区植物物种数变化较小的原因是_________。调查说明外来物种的入侵能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