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6分)将两张圆形滤纸分别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使四周都是四层,把内层纸漏斗取出,在底部剪一个孔,用水湿润,再与另一纸漏斗套在一起,架在铁架台的铁圈上,下面放有盛有细沙的蒸发皿,将5 g炒干的三氧化二铁粉末和2 g铝粉混合均匀,放在纸漏斗中,引发铝热反应。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铝热反应可用于________(填写一种用途)。
(2)引发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题中实验要求,请选择合适的实验操作,将其标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序号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证明米汤中含有淀粉


证明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除去Fe2O3中的Al2O3


证明粗盐中含有少量Ca2+

供选择的实验操作:
A.加入Na2CO3溶液,观察现象
B.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pH试纸中部,对照比色卡
C.加入碘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过滤

(1)一定温度下,向4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HI(g),发生2HI(g)H2(g)+I2(g),H2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0~2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HI)=mol/(L·min)。

(2)①某温度下,反应SO2(g)+ 1/2O2(g) SO3 (g) 的平衡常数K1=5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2SO3(g) 2SO2(g) + O2(g)的平衡常数K2的值为
(3)某温度下,在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 mol A和2 mol B进行如下反应: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 mol 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列出算式,代入数据即可)
(4)下图表示373K时,反应A(g) 2B(g)在前110s内的反应进程。

①373K时反应进行到70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反应进行到90s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

A.加入催化剂 B.扩大容器体积 C.升高温度 D.增大A的浓度

②请在图中画出反应物A在0~70秒时的浓度变化曲线。

(1)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1/3Fe2O3(s)+CO(g)2/3Fe (s)+CO2(g),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则:

①该反应的△H_____0(填“>”、“<”或“=”);
②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3、CO、CO2各1.0 mol,反应经过l0 min后达到平衡。求CO的平衡转化率= ________。
(2)常温下,HR(酸)溶液pH=3,MOH(碱)的溶液pH=11,两者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混合溶液中必定有一种离子能发生水解,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5℃时,pH=0的HCl、0.1mol/L的HCl、0.01mol/L的NaOH、pH=14的NaOH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之比为
(4)已知25℃时,电离常数Ka(HF)=3.6×10-4,则0.1 mol·L-1 HF溶液中c(H)=mol·L-1

(1)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无色液体,0.25 mol 该物质与一定量水混合得到一种稀溶液,并放出Q kJ 的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已知:Fe2O3(s) + 3/2C(s) = 3/2CO2(g) + 2 Fe(s) ΔH =234.1 kJ·mol-1
C(s) + O2(g) = CO2(g)ΔH = —393.5 kJ·mol-1
则2 Fe(s)+ 3/2O2(g) = Fe2O3(s) 的ΔHkJ·mol-1
(3)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moI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写出N4气体转变为N2的热化学方程式:

(4)下图是丙烷(C3H8)、二甲醚(CH3OCH3)燃烧过程中能量变化图,其中x为各自反应中对应的系数。根据该图写出二甲醚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已知A(g)+B(g)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9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H0(填“<”“ >”“ =”);
(2)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0mol的A和0.80mol的B,如反应初始6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 mol·L-1·s-1。,则6s时c(A)=mol·L-1, C的物质的量为mol;若反应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
(3)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的依据为(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c(A)不随时间改变
c.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d.单位时间里生成C和D的物质的量相等
(4)1000℃时反应C(g)+D(g)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