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某生物课外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原中某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取样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_________。
(2)某同学对一云杉林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统计,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此云杉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3)该山区25年前发生过森林火灭,焚毁了所有林木。现有一位生态学者对该由区植被进行调查,得到部分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火灾后该地区群落的演替类型是
②火灾后该地区曾引入一种外地植物,引入物种的种群基因型频率变化如下表:

通过对该物种在引入前后种群基因频率的比较,请说明该物种在引入前后有没有发生进化?   。判断的依据是   
(4)研究某草原能量传递关系获得下列图解,图中字母A、B、C、D、E表示生态系统的成分,字母a、b、c、d表示能量,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能最流动方向。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通过__过程实现的(填数字序号)。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服,这一部分能很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过程应是图示中的     箭头所示(填数字序号)。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群落的主要类型 生态城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为了检查酶的作用,做了如下的实验:准备A—G7支试管(容量20ml),将各支试管装入下列物质并观察在室温(25℃)下的反应情况

A.倒入3%的过氧化氢5ml,再加入新鲜的鸡肝片lg
B.倒入水5ml,再加入新鲜鸡肝片lg
C.倒入3%的过氧化氢5ml和煮沸后的鸡肝片lg
D.加入5%的过氧化氢3ml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2ml后,再加入新鲜鸡肝片lg

E.加入5%的过氧化氢3ml和10%的盐酸溶液2ml后,再后入新鲜鸡肝片lg
F加入3%的过氧化氢5ml,再加入二氧化锰lg
G.倒入水5ml后,再加入二氧化锰lg
请根据上述实验情况回答下面的问题。
(1)在A试管中观察到发生气泡,请写出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在B到G的试管中,请回答与A试管发生同样的气体的是哪些试管。

(3)在A试管中,当反应开始后15min,还没有发生气泡。若要使其发生气泡应怎样处理?请在下列的选项中,选出一个最合适的选项:
(甲)再加入lg新鲜的鸡肝片(乙)再加入5ml3%的过氧化氢
(丙)将试管水浴加热到37℃(丁)将试管冷却到4℃

在植物基因工程中,用土壤农杆菌中的Ti质粒作为运载体.把目的基因重组人Ti质粒上的T-DNA片段中,再将重组的T-DNA插入植物细胞的染色体DNA中。
(1)科学家在进行上述基因操作时,要用同一种 分别切割质粒和目的基因,质粒的黏性末端与目的基因DNA片段的黏性末端就可通过 方式而粘合。
(2)将携带抗除草剂基因的重组Ti质粒导入二倍体油菜细胞,经培养、筛选获得一株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基因植株。经分析,该植株含有一个携带目的基因的T-DNA片段,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杂合子。理论上,在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代中,仍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植株占总数的
(3)种植上述转基因油菜,它所携带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花粉传递给近缘物种,造成“基因污染”。如果把目的基因导人叶绿体DNA中,就可以避免“基因污染”,原因是

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请回答下列问题。

水温/℃
10
20
30
40
50
组别















清除血渍时间
/min
67
66
88
52
51
83
36
34
77
11
12
68
9
11
67
清除油渍时间
/min
93
78
95
87
63
91
82
46
85
75
27
77
69
8
68

(1)提高洗衣粉去污能力的方法有___ _和_ ___。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________ _酶。
(2)如果甲、乙和丙3组均在水温为80℃时洗涤同一种污渍,请比较这3组洗涤效果之间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3)将分离纯化的酶固定在 上 ,使用时将固定的酶投放到反应溶液中 ,催化反应结束后又能将被固定的酶收回,这样的酶就叫做固定化的酶。它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 使用。常用的固定方法有 、交联法和包埋法。
(4)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特殊的化学物质包裹的,遇水后包裹层很快溶解,释放出来的酶迅速发挥催化作用。请说明这是否运用了酶的固定化技术及其理由。

如下图所示为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

(1)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②是_______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个过程的中心阶段是_________,要随时取样检测培养基中的细菌数目、产物浓度等。同时,要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通气量、转速等发酵条件。
(3)若⑥是单细胞蛋白的话,则的本质是⑥是_________________,分离方法如__________;氨基酸、维生素属⑦中的产物,则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香蕉原产热带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广东省冬季常受强寒潮和霜冻影响,对香蕉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由香蕉束顶病毒(BBTV,单链环状DNA病毒)引起的香蕉束顶病,对香蕉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当前香蕉栽培品种多为三倍体,由于无性繁殖是香蕉繁育的主要方式,缺少遗传变异性,因此利用基因工程等现代科技手段提高其种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脱毒香蕉苗的获得,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此方法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建立可靠的BBTV检测方法可以监控脱毒香蕉苗的质量,请问可用哪些方法检测病毒的存在?(列举两种方法)
(3)在某些深海鱼中发现的抗冻蛋白基因对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如何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抗寒能力提高的香蕉植株?
(4)在运用转基因香蕉的过程中,在生态安全方面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列举两点)
(5)从细胞工程的角度出发,简述一种培育抗寒香蕉品种的方法及其依据。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