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大变革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诸侯纷争】
材料一 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
——《史记》
(1)材料一中辅佐“桓公”称霸的贤相是谁?战国时期,发生在秦赵之间规模最大的战役是哪一战?
【社会变革】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
——《汉书·食货志上》
(2)据材料二归纳“商君”改革的措施。各国变法后,我国进入哪种社会形态?
【文化繁荣】
材料三 文化是指人类在科技、思想、文学、艺术、体育、教育等诸多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先人在改造自然、发展自己的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3)他生活在战国时期,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他的代表作是什么?
(4)思想的变革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具有思想解放性质的事件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三: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3.9倍,农业总产值仅41%。
请回答:
(1)材料一说明苏联建立了什么模式?这一模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它有何特点?
(2)材料一反映出这种模式对苏联有何积极影响?
(3)从材料二、三判断这种模式给苏联引发了什么“噩梦?”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然而回顾历史,欧洲各国在近现代上也是冲突不断,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后来欧洲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欧洲昔日的辉煌。
[一]、历史上的伤痛
(1)欧洲各国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冲突,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二]、联合的欧洲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必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为此,在20实际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
(3)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这一组织在1993年发展成为什么组织?该组织的性质是什么,请举出当今世界上和其类似的世界性组织
(4)结合以上内容,简单的阐述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战争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中使用的武器

(1)材料一中的两种武器分别是在那场战争中出现的,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谁?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遍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整个战争伤亡3000多万人,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直接经济损失约3000多亿美元。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2)根据材料二和三,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下图是法西斯在战争期间的暴行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法西斯的“邪恶”表现。
(4)结合上述材料,简单谈谈你对战争的态度。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正在学习怎么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使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党内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 。。。。。。
(1)根据材料一说明苏俄是在怎样的国情下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这种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
材料二:斯大林接手俄罗斯的时候,还只有木犁;当他撒手人寰而去,苏联已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2)根据材料二说说斯大林模式的主要成就,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模式形成的标志和主要特征是什么?
材料三:192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救治。。。。。。并呼吁人民支持他的“大胆实验”。
(3)材料三中股票价格雪崩似的跌落说明美国经济开始出现了什么问题?为此罗斯福进行了怎样的“大胆的实验 ”?该“实验”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上述国家经济发展的模式对我国经济建设有怎样的启示?

革命或改革往往是某种旧制度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生的,懂得改变,是一种智慧。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什么力量迫使他们搞改革呢?这就是把俄国拖上资本主义道路的经济发展的力量。地主农奴不能阻挠俄国同欧洲商品交易的增长,不能保持住旧的崩溃的经济形态,如克里米亚战争显示出农奴制俄国的腐败和无能。解放以前,农民的“叛乱”每十年都要高涨一次。这使头号大地主亚历山大二世也不得不承认,从上面解放比等待从下面推翻要好些。
——列宁《“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改革》
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变革使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
材料三:1831年的一天,在美国新奥尔良的奴隶拍卖市场上,奴隶主们正用皮鞭毒打黑奴,一位北方来的年轻水手看到眼前的悲惨景象,愤怒地说:“太可耻了!等有了机会,我一定要把这奴隶制度彻底打垮!”1861年他当上了美国总统,实现了这个伟大的抱负。
(1)从材料一归纳出俄国实行农奴制改革的原因。(不得照抄原文)
(2)材料二中“变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为了实现材料二中的“首要目标”,日本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中“北方来的年轻水手”是谁?他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什么障碍?
(4)土地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19世纪60年代,美国、日本、俄国三国发生的革命或改革,都废除了阻碍其发展的旧的土地制度。三国解决土地问题采取的措施分别什么?
(5)综合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三次革命或改革对这三国的共同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