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微囊藻是形成水华的主要类群,科研人员为修复出现水华的某湿地生态系统,适量增加湿地原有的滤食鱼、沉水植物、挺水植物等生物的数量,以有效控制水华的发生,使该湿地生态系统得以修复。回答问题:
(1)在修复该湿地时,增加的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与微囊藻之间是       关系,从而降低微囊藻的环境容纳量。当出现水华的湿地生态系统经修复后,又慢慢恢复的过程属于     演替。
(2)修复后的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填“强于”或“弱于”)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自然界的女娄菜(2N=46)为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右图为其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I区段),该部分存在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Ⅱ-1和Ⅱ-2区段),该部分不存在等位基因。以下是针对女娄菜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X、Y染色体的彼此分离发生在减数第次分裂。
(2)若要测定女娄菜的基因组应该对条染色体进行研究。
(3)若在X染色体I区段有一基因“E”,则在Y染色体的I区段同一位点可以找到基因;此区段一对基因的遗传遵守定律。
(4)女娄菜抗病性状受显性基因B控制。若这对等位基因存在于X、Y染色 体上的同源区段,则不抗病个体的基因型有XbYb和XbXb,而抗病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有种。
(5)现有各种表现型的纯种雌雄个体若干,期望利用一次杂交实验来推断抗病基因是位于X、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所选用的母本和父本的表现型分别应为
预测该实验结果:
则这种基因位于X、Y染色体上的同源区段。
则这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下图中甲为测定光合作用速率的装置,在密封的试管内放一新鲜叶片和二氧化碳缓冲液,试管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可根据毛细刻度管内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测得。在不同强度的光照条件下,测得的气体体积如图乙所示。图丙为叶肉细胞中有关细胞器结构模式图。植物叶片的呼吸速率不变。

(1)标记实验开始时毛细刻度管中液滴所在位置。实验时,当光照强度由0渐变为2.5千勒克斯时(不同光照强度照射的时间均相等),液滴所在位置应在实验初始标记的(左、右)侧位置处。
(2)对叶片来说,光照强度为10千勒克斯时对应图丙中存在的箭头有(填字母)_____________。
(3)在图乙中,光照强度为15千勒克斯时,植物1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量为毫升(假设随光照的增强,植物体的温度不变)。
(4)①丙图中c不可以表示葡萄糖的去向,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丁图中在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是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的倍。据此图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高于、等于、低于)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

某研究者用抗原(A)分别免疫3只同种小鼠(X、Y和Z),每只小鼠免疫5次,每次免疫一周后测定各小鼠血清抗体的效价(能检测出抗原抗体反应的血清最大稀释倍数),结果如下图所示。若要制备杂交瘤细胞,需取免疫后小鼠的B淋巴细胞(染色体数目40条),并将该细胞与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瘤细胞(染色体数目60条)按一定比例加入试管中,再加入聚乙二醇诱导细胞融合,经筛选培养及抗体检测,得到不断分泌抗A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融合所需的B淋巴细胞时,所用免疫小鼠的血清抗体效价需达到16000以上,则小鼠最少需要经过________次免疫后才能有符合要求的。达到要求后的X、Y、Z这3只免疫小鼠中,最适合用于制备B淋巴细胞的是_________小鼠,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胞融合实验完成后,融合体系中除含有未融合的细胞和杂交瘤细胞外,可能还有________,体系中出现多种类型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
(3)杂交瘤细胞中有________个细胞核,染色体数目最多是________条。
(4)未融合的B淋巴细胞经多次传代培养后都不能存活,原因是________。

大花美人蕉枝叶繁茂、花朵艳丽、花期长,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它还能吸收硫、氯、氟、汞等有害物质,具有净化空气、保护环境的作用。美人蕉传统的繁殖方式主要采用分切地下根茎的方法,繁殖率低,而且连续营养繁殖会被病毒感染,。研究人员拟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对其进行繁殖,并进行相关研究。
(1)与分切地下根茎的方式相比,植物组织培养具有的优点,植物组织培养包括两个阶段。
(2)NAA、2,4-D具有生长素效应,6-BA、TDZ具有细胞分裂素效应。美人蕉芽诱导分化较难,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不同浓度的以上物质,以筛选出适宜美人蕉芽诱导分化的配方,实验结果如下

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第1--9组未统计率,所用培养基的目的为促进分化,此类培养基的特点为。该实验的实验结论为

如图为某公司将荒山承包后建立的一个林区养兔生态养殖模式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荒山开垦为养殖基地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演替,为了调查生态林建成后土壤中小动物的类群丰富度,通常采用_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科研小组分别用没有植被的荒山、不养兔和鸡的林地、养了兔和鸡的林地的土壤浸出液处理淀粉糊,其目的是研究。一段时间后取样滴加斐林试剂,加热观察砖红色沉淀,其中颜色最浅的应该是______的土壤浸出液。
(3)树林中的昆虫同化能量的最终去路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入下一个营养级和_______________;设计该生态系统的原理是(从能量和物质方面回答)________________,提高能量的利用效率。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