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据统计,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 “酷抠”是当下一种时尚的抠门,这是一种褒义下的“抠”,因为酷抠族崇尚的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酷抠族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约的方式。喜欢高质量、幽雅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审美眼光和高雅的生活品位。
材料二: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议上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并提出了加强互联互通、深化“一带一路”合作的一系列建议。会议强调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封闭没有出路,开放才能发展。只要亚洲各国齐心协力、加强合作,共同推动互联互通建设,实现人畅其行、物畅其流,一个紧密相连、互通有无、携手并进、合作共轰的亚洲,定能以自身发展造福本地人民,为推动世界繁荣进步注入生机勃勃的亚洲动力。
(1)结合材料一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请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2)运用联系的特征分析材料二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自2013年11月30日以来,我国中东部部分地区出现大范围的灰霾污染天气,城市空气质量明显下降,再次警醒人们不得不思考与自然的关系。专家认为:“现在世界上的环境问题大都与企业有关,企业既是污染物的主要生产者,又是污染物的主要排放者,是资源破坏的主要来源。企业作为当今社会不可或缺的基本经济单位,除了应该承担并履行好经济责任,还对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材料二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对生态环境的诉求也越来越多。一方面,政府要充分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确保国家行政机关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维护公民对生态环境的合理诉求。另一方面要及时进行职能转变,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在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增强工作透明度。公民也应具有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素养和意识,通过恰当方式反映诉求,寻求政府帮助和解决,为政府决策提供真实情况和建议,从而实现政府与公民的良性互动,建立生态和谐的长效机制。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企业应如何承担对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分析政府与公民良性互动的原因及措施。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乡风文化培育。绍兴市张家村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寻找并评选身边的各方面道德楷模活动,积极开展“公德之星、十大孝子、好员工、好媳妇等美德模范”、“五好家庭”等活动,弘扬时代新风;定期将八荣八耻、公民道德规范评比结果上墙,及时更新光荣榜;展出黑板报,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易于接受的方式,宣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良好风尚,并聘请本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回村进行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以凝聚社会共识和力量,保证方向的正确。
结合材料,运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相关知识,谈谈绍兴市张家村培育乡风文化的做法对文化发展的启示。
2014年3月,习近平出访欧洲,被称为为期11天的欧洲文化之旅。获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习近平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以“茶酒文化”为话题阐释了中国的文明观:文明是多彩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正如中国人喜欢茶而比利时人喜爱啤酒一样,茶的含蓄内敛和酒的热烈奔放代表了品味生命、解读世界的两种不同方式。文明是平等的,茶和酒都是休闲和交际文化的精粹,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文明是共生共荣的,茶和酒并不是不可兼容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得以保留,才会让“文明的共存和发展”变得更有前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的文明观所体现的道理。
2014年1月9日,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在京召开,农业科技在会议上受到了高度重视。会议认为,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出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关键是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国际竞争力不足,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重视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原因。
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因此,我们要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体现了“文化对人的影响”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哪些观点。
(2)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与实现人生价值”的有关知识,分析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