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
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
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东部地区雨带图。据此回答以下8-11题。

该图所反映的时间是

A.3、4月份 B.5、6月份
C.7、8月份 D.9、10月份

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受灾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 B.台风   C.纬度    D.副高

此时造成长江中下游农作物生长受到威胁的原因是

A.洪涝 B.春旱  C.伏旱  D.寒潮

为了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在该雨带不能影响的地区,适宜开发

A.核电 B.水电   C.太阳能 D.生物能

读世界主要农业灾害的分布表,分析回答6-7题

亚洲与北美洲相同的农业灾害是

A.台风、洪水、沙漠化
B.干旱、洪水、飓风、龙卷风和酸雨
C.干旱、洪水、蝗灾
D.热带气旋、干旱、水土流失、洪水和龙卷风

欧洲雪灾明显多于其他大洲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
B.冬季气候温湿,气旋活动频繁
C.冬季气候寒冷,一月均温低于0℃
D.地形以平原为主,地表水源丰富

在灾害强度相同情况下,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高
B.经济发达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C.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强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D.经济落后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低

下列各图中,正确表示引发泥石流因子的是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2004年月l2月29日发布的消息,北京时间2004年12月26日零时9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8.9级地震, 引发海啸后,至少造成8万人死亡。据此回答1-3题。
1.苏门答腊岛附近(东六区)海域发生地震时, 当地时间为
A.26日2时9分 B.25日22时9分
C.25日零时9分 D.26日23时9分
2.当地震发生时,地球位于运行轨道的
A.近日点附近 B.远日点附近
C.春分点附近 D.秋分点附近
3.下列属于地震灾害受灾体的是
A.桥梁厂矿 B.沉损船只
C.粮食作物 D.滑坡和泥石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