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1)“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是为后世所传诵的佳句,“送”与“滴”字用得尤妙,请简要赏析。
(2)诗中诗人经历了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3)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

阅读元曲,回答小题。
【商调】梧叶儿·春日张可久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何处游人驻马?
“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举出两种并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长 歌 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注:①晞:晒,照耀。②德泽:恩泽,恩惠。③焜黄:火红色,秋天经霜后树叶的颜色。
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有什么特点?
诗人从眼前的景象中产生了怎样的联想?从而感悟出怎样的哲理?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七)
姜夔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注】①姜夔于绍熙二年(1191)冬,到石湖范成大处做客,除夕晚上乘船回家,途中写下了十首七绝。此为第七首,描写诗人只身夜渡太湖的情景。②笠泽:指太湖。③长桥:指垂虹桥,北宋时建,在今江苏吴江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这一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有人说“雁影”是作者的化身,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请作简要说明。

现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中的核心意象“土地”象征了什么?诗人对土地、河流、风和黎明的描写蕴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请指出第二节运用的表现手法,并简要分析第二节在全诗中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