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庐江舒人也。少好学,通《春秋》,以郡县吏察举。景帝末,为蜀郡守,仁爱好教化。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 “修起学富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富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次为孝弟力田(一种主管德行教化的官职)”。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文翁因家庭身世受重用 |
B.儒学在当时备受重视 |
C.郡县官员都可自行任命 |
D.汉代教育只有官学体系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是()
①由诸侯割据逐渐走向统一②由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
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④由奴隶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③ |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就确立了先进的政治制度。下列关于中国商周时期政治制度特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皇权至上②最高决策集团尚未形成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④深受宗法等级观念的影响
A.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①③③④ |
分封制在周初巩固了周朝统治,扩展了西周疆域,在后期却造成了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造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显著提高 | B.生产关系的发展 | C.诸侯地位的变化 | D.井田制的兴衰 |
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在政治上体现为分封制②周王的嫡长子与分封的众子在亲缘上是君臣关系③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与团结④保证了封建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地位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③ | D.①②④ |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这些影响不包括
A.促使井田制瓦解 | B.导致地主阶级兴起 |
C.强化了周王室的统治 | D.引发改革变法的时代风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