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亚当·斯密( )
|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
|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
|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
|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 |
19世纪70年代,宁波买办严信原创办轧花厂,因惧怕官吏们反对,所以表面上依附于日本人的保护。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
| A.中外合资生产开始形成 | B.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外国的大力支持 |
| C.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 | D.民族资本主义生存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资产阶级反抗三座大山压迫的斗争有()
①济南惨案后,上海总商会拒绝买卖日货
②九一八事变后,上海银行、钱业两公会致电国民政府要求团结御侮
③宋子文控制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
④民族资产阶级抗议《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
| A.①② | B.①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③④ |
下列关于“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的在于巩固国民政府的统治 |
| B.积极鼓励发展工商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 |
| C.沉重打击了官僚资本 |
| D.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其所办企业大多集中于东南沿海一带,原因在于()
①这一地区商品经济较发达②地理条件优越,便于海外贸易
③最早开埠通商,自然经济较早解体④清政府重视,贸易政策优惠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观察图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变化图》依据所学知识和图片反映的信息,你认为A点曲线状况说明当时的中国 ( )
①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②洋务企业的诱导,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投资设厂的限制
④“民生主义”成为当时的思想主流
⑤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无暇东顾
| A.①③ | B.④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