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书》强调生产要“顺天之时、因地之宜、存乎其人”,在人事方面,则包括垦耕、耙劳、播种、锄治、粪壤、灌溉、收获等活动。这表明我国古代农业( )
A.注重农时 | B.因地制宜 | C.精耕细作 | D.男耕女织 |
1917年《东方杂志》刊文报道:“济南市面,向推西关及西门大街为最殷盛,自胶济津浦相继通车,西关外之商埠亦日臻发达,马路宽坦,电话电灯之杆线,植立两旁,气象颇觉不寂。”上述材料说明近代济南城市化发展的关键是
A.商埠发达 | B.电讯领先 |
C.地理优越 | D.交通拉动 |
1894年《天津早报》刊登一则商行广告:“本行新到洋醋、东洋竹篮仔、吕宋酸果、白兰地等,恭候光临。”此广告反映出
A.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 B.在华外国资本的发展 |
C.报纸功能出现新变化 | D.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
据文献可考:钓鱼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隶属于台湾。近代日本割占这一岛屿是通过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 | B.《马关条约》 |
C.《辛丑条约》 | D.《二十一条》 |
在诸多社会领域里,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先河。其中未涉及的领域是
A.政治 | B.经济 |
C.军事 | D.教育 |
据统计,清乾隆帝时,全国人口由1740年的不足l亿,到1790年超过3亿;道光帝时的1834年突破了4亿。这种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中国来说
A.加重了社会生存压力 | B.是重农抑商政策的结果 |
C.促进了城镇化的发展 | D.是社会高度发达的标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