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1)若实验时用到的计时器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则需接通___________电源;打点计时器的安装要使两个限位孔在同一________线上,以减少摩擦阻力。(填水平或竖直)
(2)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接通电源的同时要立刻释放重物
B.选取纸带时要选取第1个计时点与第2个计时点之间的距离接近4mm且清晰的纸带
C.释放重物之前要让重物靠近打点计时器
D.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可取多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3)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    )
A.天平         B.秒表         C.米尺       D.铁架台
(4)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 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误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甲、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他们在橡皮绳下端依次逐个挂上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 m=0.1kg ,取 g=10m/s2 ),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 X i (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然后逐个拿下钩码,同样记录绳下端面的坐标 X i ,绳下端面坐标的值 X i = X i + X i )/2 的数据如下表:

挂在橡皮绳下端的钩码个数
橡皮绳下端的坐标(Xi/mm)


1
216.5
216.5
2
246.7
232.0
3
284.0
246.5
4
335.0
264.2
5
394.5
281.3
6
462.0
301.0

(1)同一橡皮绳的 X i X i (大于或小于);
(2)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甲或乙);
(3)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得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k = N/m );

(4)为了更好的测量劲度系数,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Ⅱ.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电流-电压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电流I/mA
2.7
5.4
12.4
19.5
27.8
36.4
47.1
56.1
69.6
81.7
93.2
电压U/V
0.04
0.08
0.21
0.54
1.30
2.20
3.52
4.77
6.90
9.12
11.46

(1)用上表数据描绘电压随电流的变化曲线;

(2)为了探究灯丝电阻与温度的关系,已作出电阻随电流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请指出图线的特征,并解释形成的原因。

为了探究受到空气阻力时,物体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某同学采用了"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平衡小车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后,在小车上安装一薄板,以增大空气对小车运动的阻力.

(1)往砝码盘中加入一小砝码,在释放小车(选填"之前"或"之后")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
(2)从纸带上选取若干计数点进行测量,得出各计数点的时间 t 与速度 v 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 t/s 0
0.50
1.00
1.50
2.00
2.50
速度 v/m·s - 1 0.12
0.19
0.23
0.26
0.28
0.29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小车的 vt 图象.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该同学认为:随着运动速度的增加,小车所受的空气阻力将变大,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根据 vt 图象简要阐述理由.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1)实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 R ,分别测出阻值 R 0 =10Ω 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U ,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选填"1"或"2")

方案编号
电阻箱的阻值R/Ω
1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2
80.0
70.0
60.0
50.0
40.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 1 U -R 图象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 k ,在 1 U 坐标轴上的截距为 b ,则该电源的电动势 E =,内阻 r =.(用 k b R 0 表示)

(1)渔船常利用超声波来探测远外鱼群的方位。已知某超声波频率为 1.0×105Hz ,某时刻该超声波在水中传播的波动图像如图所示。

①从该时刻开始计时,画出 x=7.5×10 - 3 m 处质点做简谐运动的振动图像(至少一个周期)。

②现测得超声波信号从渔船到鱼群往返一次所用时间为 4s ,求鱼群与渔船间的距离(忽略船和鱼群的运动)。

(2)如图所示,一段横截面为正方形的玻璃棒,中间部分弯成四分之一圆弧形状,一细束单色光由 MN 端面的中点垂直射入,恰好能在弧面 EF 上发生全反射,然后垂直 PQ 端面射出。


①求该玻璃棒的折射率。

②若将入射光向 N 端平移,当第一次射到弧面 EF 上时(填"能""不能"或"无法确定能否")发生全反射。

请完成以下两小题。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弹簧秤固定在一合适的木板上,桌面的右边缘固定一支表面光滑的铅笔以代替定滑轮,细绳的两端分别于弹簧秤的挂钩和矿泉水瓶连接。在桌面上画出两条平行线 MN PQ ,并测出间距 d 0 开始时讲模板置于 MN 处,现缓慢向瓶中加水,直到木板刚刚开始运动为止,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F 0 ,以此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再将木板放回原处并按住,继续向瓶中加水后,记下弹簧秤的示数 F 1 ,然后释放木板,并用秒表记下木板运动到 PQ 处的时间 t

①木板的加速度可以用 d t 表示为 a =;为了减小测量加速度的偶然误差可以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即可)
②改变瓶中水的质量重复实验,确定加速度 a 与弹簧秤示数 F 1 的关系。下列图象能表示该同学实验结果的是

③用加水的方法改变拉力的大小与挂钩码的方法相比,它的优点是

A.

可以改变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B.

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多组实验数据

C.

可以比较精确地测出摩擦力的大小

D.

可以获得更大的加速度以提高实验精度

(2)在测定金属电阻率的试验中,某同学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电键后,发现电路有故障(已知电源、电表和导线均完好,电源电动势为E):

①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示数为 E ,则发生故障的是(填"待测金属丝""滑动变阻器"或"电键")。
②若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为零,该同学利用多用电表检查故障。先将选择开关旋至档(填"欧姆×100""直流电压10 V "或者"直流电流2.5 mA "),再将(填"红"或"黑")表笔固定在 a 接线柱,把另一支表笔依次接 b,c,d 接线柱。若只有滑动变阻器断路,则多用电表的示数依次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