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后的去向和定位,其中①~⑦表示细胞结构,甲~丁表示结构中的物质。请据图回答:
(1)①~⑦中,具有双层膜的是 (填序号),不含有磷脂分子的结构是 (填序号)。
(2)结构⑥⑦中,能增加膜面积的结构分别是 、 。
(3)结构①中进行的过程是 。
(4)含核酸的结构有 。
(5)若图左侧表示胰岛B细胞合成、分泌胰岛素的过程,则乙、丙、丁三种物质中最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的是 。
下图是关于菲尔德斯半岛某生态系统的部分研究资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________________。
(2)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从__________________开始,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_(生物名称),贼鸥与企鹅的关系是________。
(3)科学工作者每年需要统计该生态系统中黑背鸥的种群数量,一般使用________法。
(4)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群落是由冰川冰盖融化后的裸地演替而来,则此种演替属于________演替,下列图形表示演替过程中生态系统所含有机物的变化(横坐标表示时间),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
(5)假设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贼鸥不以尸体为食,且等比例地捕食各种生物,则贼鸥增重3 kg,至少需要消耗念珠藻________kg。
下图表示小麦的三个品系的部分染色体及基因组成:Ⅰ、Ⅱ表示染色体,D为矮杆基因,T为抗白粉病基因,R为抗矮黄病基因,均为显性,d为高杆基因。乙品系是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品系,丙品系由普通小麦与近缘种偃麦草杂交后,经多代选育而来(图中黑色部分是来自偃麦草的染色体片段)。
甲乙丙
(1)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数是42条,若每个染色体组包含的染色体数相同,则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________条染色体。
(2)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丙品系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
(3)抗白粉病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翻译阶段,________沿着________移动,氨基酸相继地加到延伸中的肽链上。
(4)甲和丙杂交得到F1,若减数分裂中Ⅰ甲与Ⅰ丙因差异较大不能正常配对,将随机移向细胞的任何一极,F1产生的配子中DdR占________(用分数表示)。
(5)甲和乙杂交,得到的F1中矮杆抗白粉病植株再与丙杂交,后代基因型有________种(只考虑图中的有关基因)。
(6)甲和乙杂交得到F1,请画出F1能产生dT配子的次级精母细胞后期图(假设不发生交叉互换,只需画出Ⅰ、Ⅱ染色体,要求标出相应基因,请画在下面的虚线框内)。
细胞分裂图
(7)若把甲和乙杂交得到的 F1基因型看作DdTt,请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F1经单倍体育种得到矮杆抗白粉病纯合子的过程。(请写在下面的虚线框内)
遗传图解
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其张开程度用气孔导度来表示,它反映了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单位面积的CO2量。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单位:mmolCO2·m-2·s-1)。请分析回答:
时刻 |
0∶00 |
3∶00 |
6∶00 |
9∶00 |
12∶00 |
15∶00 |
18∶00 |
21∶00 |
24∶00 |
植物Ⅰ |
38 |
35 |
30 |
7 |
2 |
8 |
15 |
25 |
38 |
植物Ⅱ |
1 |
1 |
20 |
38 |
30 |
35 |
20 |
1 |
1 |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Ⅱ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沙漠植物的气孔导度变化更接近于植物________,影响其光合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除了水和CO2浓度之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等。
(4)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①~④表示不同过程)。
凌晨3:00时,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进行的生理过程有________(填图中序号)。过程①产生的C3的具体名称是________,过程③除需要酶的催化外还需要________等物质的参与。
如图1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X表示抗原,数字表示过程,m、n代表场所,其余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属于免疫活性物质的有________。
(2)图1中的③表示________过程,该过程属于________免疫。
(3)图2所示的免疫过程中,参与A→B过程的有图1中的________细胞(填字母)。
(4)利用抗原能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特点,人们常用减毒、杀死的病原生物制成疫苗。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当机体再次接触同类抗原时,相应的记忆细胞,例如图1中的________(填字母)能________,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5)为检测某疫苗是否有效,研究人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将______________健康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分为若干只。
第二步:对照组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实验组接种疫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若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动物发病率低、存活率高,则可以判断该疫苗有效。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填图1中数字)过程是实验组动物所特有的。
下面是高等动物肝细胞糖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代表细胞膜上的________,葡萄糖以________方式进入肝细胞后,一定条件下,能够经过复杂的变化合成物质[B]________,以作为DNA复制的基本组成单位。
(2)红细胞中的O2进入肝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____层生物膜。在有氧的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氧的条件下,其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
(3)进入动物体内的酒精主要是在肝脏内分解的。为验证肝脏的这种解毒功能,研究人员进行了下表所示相关实验并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曲线如图,请回答:
组别 |
培养环境 |
肝脏小块(数目相同) |
A组 |
含1.0 mmol/L酒精的肝脏培养液 |
|
B组 |
含1.0 mmol/L酒精的肝脏培养液 |
有 |
C组 |
不含酒精的肝脏培养液 |
①完成表中实验,需放置肝脏小块的是________组。
②曲线乙是________组实验的结果,因此能够证明肝脏具有分解酒精的作用。
③酒精在人体内的大致分解过程是:酒精→乙醛→H2O+CO2
请在下面坐标图中画出乙醇脱氢酶的活性随温度(35—40 ℃)的变化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