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你在圣彼得大教堂窥望他23岁那年制作的圣母与基督,你会承认如此哀伤而神圣的灵光,不曾在希腊罗马雕刻中闪现。那年我走进佛罗伦萨艺术学院,一眼望见大卫雕像真迹——虽然我早就在画册中读了无数遍——还是像平生第一次遭遇,那种光华圣洁,那种青春凛然,所谓“人的觉醒”,所谓“生命的尊贵”,原来真可以是这样子被人用石头雕出来,而同时你会确认:人类不可能再发生这等奇迹,除非再来一次文艺复兴。
——选自中央电视台历史频道《陈丹青对话文艺复兴》
材料二 八十年代以来,国中好几位油画家明显地、徒然地模仿圣佛朗契斯卡湿壁画。不幸而有幸,我不具备接受文艺复兴影响的条件。就算我试图模仿某一位文艺复兴大师,也只能得其皮毛的皮毛。我们没有宗教感情,不是基督徒,不是意大利人,就算是,一位当代意大利人也可能是文艺复兴的陌路人。
《圣母子》 《蒙娜丽莎》
——选自中央电视台历史频道《陈丹青对话文艺复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雕塑“大卫”体现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什么精神。同时你可从材料二中发现文艺复兴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过的知识你觉得如何去欣赏一幅绘画作品。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材料二周室既衰,暴君污吏慢其经界,徭役横作,政令不信,上下相诈,公田不治。
——《汉书﹒食货志》
材料三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土地所有权。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实质问题?
(4)上述材料旨在说明什么的变化?指出产生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
材料四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美国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高,1892年内燃拖拉机在美国研究成功……1930年上升到93万台,农业基地实现机械化。与此同时,大规模农场经营占主导地位,到1910年,美国共有573.7万个农场,平均每个经营面积为892亩,到1930年,农场数上升到629.5万个,平均经营面积增加到953亩。这些大规模的农场,耕作方法先进,单位面积农产品的收获量高,其农产品价格比小块土地面积的自耕农便宜。
——彭南生《近代农民离村与城市社会问题》
材料五建国初期农民货币收入和消费品购买增长表
建国初期,随着土地改革的进行,人民政府将疏通工农业产品流通渠道、开展城乡物资交流作为恢复国民经济的基本措施。打开农村土特产品销路以疏通流通渠道。同时,收集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信息.带工业品下乡,打开工业品的农村市场。由此促进了农副业的发展,城市工商业由此获得了原料和销路。这对刺激工商业恢复、增加财政收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从材料一的图片中,你可以获得哪些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二分析,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农业和农村变革有哪些主要特点?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农民购买力增强的原因及其对当时国家经济建设的意义。
世界文明的发展是各种文明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流的过程中出现过“中学西传”为主到“西学东渐”为主再到如今东西文化双向交流频繁的演变趋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不同文明的相遇必然涉及到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从15世纪的大航海时代到19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中外文明的交往变化起伏,中国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也随之发生变化。
郑和七次下西洋,沿途到过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进行物品和人员的交流。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所著《农政全书》包含了一部分西方新知识,还同汤若望合作修订历法。林则徐虎门销烟,编写《四洲志》,购置西方大炮加强防务。
材料三臣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
——摘自《孙中山全集》第一卷
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赞誉俄国革命为“世界的新文明之曙光和世界的新潮流”,并且预言20世纪的文明将以俄国革命为契机而发生巨变。
——摘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马克思所说“三大发明”对欧洲文明进程的发展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归纳郑和、徐光启、林则徐对外部世界认识或态度的不同。
(3)概括指出材料三体现的三种基本主张。归纳这一时期中国在学习世界文明方面的突出特点。(10分)
(4)根据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认识。(4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盟约第十条规定:“盟约会员国尊重并保持所有联盟会员国之领土完整及现有之政治独立,以防止外来侵略。如遇此种侵略或有此种侵略之任何威胁或危险之时,行政院应筹履行此项义务之方法。”
——摘自《国联盟约》
材料二:《联合国宪章))第一次庄严宣布:“欲免后世再遭近代人类身历不堪言之战祸,重申基本人权、人格尊严与价值,以及男女与大小各国平等权利之信念”。经历了法西斯的浩劫和战火的洗礼,战后人类的理性进一步得到弘扬,民主、人权与和平的思想深入人心。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联的宗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国联相比联合国的宗旨有哪些新发展?并为此做出哪些主要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认为这个请求孕育着可能使我国蒙受最大灾难的阴谋。假如我没有利令智昏、自欺欺人的话,你就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不同意你的阴谋的人了。
——华盛顿
材料二:1796年9月,华盛顿向内阁发表《告别辞》说:“现在,我已经完成赋予我的使命,我将退出这个伟大的舞台,并且向庄严的国会告别。在它的命令之下,我奋战已久。我谨在此交出委任并辞去我所有的公职。”整个告别仪式十分简短,前后只有几分钟,但这个仪式使得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动不已。
美国国会议员亨利·李评价华盛顿是“战争中的第一人,和平中的第一人,他的同胞心中的第一人。”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会出现文中所说的“阴谋”?华盛顿是如何应对这一“阴谋”的?
(2)材料二中的“仪式”为什么能感动在场的每一个人?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华盛顿担任“公职”时期对美国人民开创性的贡献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