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止勿贵,而积粟者闭籴,而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止勿贱,而怀金者不售,则愈益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 )
| A.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商品流通 |
| B.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 |
| 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 |
| 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 |
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直接封拜官职,因心怯,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
| 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髙于皇权 | 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 |
| 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 |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
“臣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这里的“臣”、“陛下”分别指
| A.贾谊、汉景帝 | B.晁错、汉文帝 | C.董仲舒、汉武帝 | D.魏征、唐太宗 |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
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险入绝境”是指
| A.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险 | 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
|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 | D.自然灾害的威胁 |
《全球通史》中指出:“随着经济商品化,土地成为可以自由买卖的一种财产。富有的商人获得了大笔地产,贵族们为了增加自己的收入,不再像过去那样向村社头领收取一定量的地租,而是派人直接向农民索取更多的地租。”古代中国出现这种现象之时,政治上主要表现为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 B.开始实行分封制 |
| C.分封制被严重破坏 | D.礼乐制度的崩溃 |
以下为青铜文物、文物上的拓片(钟鼎文)及其部分译文,联系商周历史,结论错误的是
①商周时期的青铜铸造已达很高水平
②钟鼎文是一种比甲骨文更早的文字
③拓片部分内容涉及到西周王朝建立
④现存的商周时期青铜器全部为礼器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