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建立严格的户籍登记制度,即“上计制度”。秦国创建了“士农工商”四民体系,不迁不移,恒业不变,确立了以“立户分户”、“什伍连坐”和“使民无得擅徙”为内容的户籍管理制度。……隋唐时期实施“大索貌阅”,大量隐漏户口被查出。到了宋朝中叶, 运用保甲法来管理户籍。元朝的户籍制度出现新的特点,它将居民按职业划分为若干种户,不同类别的种户具有不同特权。明清的黄册登记制度同样强调不同人的不同特权。随着雍正王朝“摊丁入亩”税收政策 的实施,国家税收由人头税转向财产税和土地税。
——摘编自《我国户籍制度及其历史变迁》
材料二 在 20世纪之前只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现代意义的户口和人口信息登记制度,二战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都建立健全了这一制度。以美国为例,最能证明个人身份的资信材料为社会保障号码。人们可以凭借社会保障号码证明自己的身份、或者办理银行卡、信用卡、医疗卡、驾驶证等,或者依法申请失业救济。……美国国会利用人口普查得来的人口总数决定各州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此外,各州还根据这些数字来分配其立法机构中的席位。……企业则利用这些数字来降低金融风险、定位潜在市场。
——网络材料汇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我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并分析这些功能形成的历史因素。(15 分)
(2)根据材料二,与中国古代户籍管理制度相比现代西方户籍管理制度呈现出怎样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作用。(10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改革时间 |
汉武帝币制改革 |
第一次(前140年) |
汉武帝鉴于货币不一,长安铜产不足,下诏厌“四铢半两”,改铸重量较轻的“三铢”币,然钱贱物贵遂废。 |
第二次(前136年) |
因“大兴兵伐匈奴,山东水旱,贫民流徙,衣食皆仰给于官府…… 商贾多积货逐利,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公家之急。”武帝罢废“三铢”, 大量铸“半两”币以解燃眉之急,引发民间私铸、盗铸风潮再起,货币真假难辨,物价腾涨,社会经济再度陷入混乱。 |
第三次(前127年) |
始造币值昂贵的白金币和以白鹿皮为质的皮币,新铸“三铢”投入流通。白金币值昂贵,皮币流通不便,新“三铢”郡国私铸,弊端难除。 |
第四次(前115年) |
下诏“悉禁郡国毋铸钱,专令上林三官铸五铢钱。诸郡国前所铸钱皆废销之,输其铜入三冒。”又令“索天下商贾征重赋……”五铢钱为专司铸造,币质上乘,式样划一,不易被盗磨。至此,汉武帝币制改革终获成功。 |
——摘编自周艳常《试论汉武帝时期的币制改革》
(1)根据材料,比较汉武帝前三次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武帝第四次币制改革的影响。
二战后,“现代化研究”在西方产生,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以15、16世纪到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为例,如果离开了“现代化”这个灵魂,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和现象就像无机、无序、无理的碎片,………我们紧扣紧扣“现代化”这个灵魂,在宏观整体层面梳理了应该关注的三个维度:
内涵: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现代化
辐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国际政治格局
进程:①孕育期(15-16世纪)②降生期(17-19世纪早期)
③拓展期(19世纪中期前后)④跃升期(19、20世纪之交)
----摘自《历史教学》中《灵魂的追问》一文
以材料中“现代化进程”为例,任选2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开辟了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汉书·地理志》记载,汉代商人的海上贸易已包括了全部南海诸国和整个印度洋区域,并远伸到西亚乃至欧洲。唐朝政府在广州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唐代中叶以后,海上丝路取代陆上丝路而成为中西交通的主要通道。两宋政府对海上贸易采取支持、鼓励的态度,……与宋朝有海上贸易往来关系的国家多达60个以上,中国出口到西方各国的商品种类增多,尤其是茶叶、瓷器在出口商品中跃居到第一、第二位。但是17世纪中期以后丝绸之路海外贸易呈现萎缩趋势,海路上的中国商船逐渐减少,而此时欧洲商船则日益活跃。
——资料整理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并分析上述变化的原因。(10分)
材料二世界经济全球化主要指各国经济高度开放并与国际市场联为一体,具体包括全球范围内的资金流动、人才流动和技术转移;经济全球化影响着人们对世界的看法并且改变其思维方式。
材料三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包括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西南四省区市(重庆、四川、云南、广西)。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
——节选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重要演讲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重要步骤;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试分析我国现在倡导建设“一带一路”的有利条件。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由甘地领导的,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一场影响深远的运动。在运动中,甘地倡导以和平方式抵制政府、机关、法庭、学校、以及采取总罢业、抵制英货、抗税等非暴力手段进行斗争。该运动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名称,重要的有四次。其特点就是非暴力和不合作,而在这场运动中印度国民大会党逐渐成为了领导者。这场运动一方面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鼓舞了人民士气,而另一方面其妥协性也使得取得的成果并不彻底,不利于人民真正的觉醒。但从这时开始,印度向着独立国家的目标,前进了一大步。
材料二:凯末尔出生于奥斯曼帝国的萨罗尼卡,最为人所知是他在一战中杰出的军事能力,同时伴随着昔日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瓦解,他领导了土耳其国民运动并成功在安卡拉建立独立政府,他打败当时协约国所带领的同盟军队,并以杰出的能力解放了国家,并建立了现今的土耳其共和国。在他就任土耳其领导人的时候,进行了一连串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启蒙土耳其并让土耳其成为现代化和世俗主义的国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凯末尔。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一战结束后,在巴黎和会中,通过了建立国际联盟的草案,并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决定成立以威尔逊为首的起草委员会来草拟《国际联盟盟约》,准备筹组国联。1920年1月,国际联盟成立。但是,在是否参加国际联盟的问题上,美国各界看法不一。1920年3月由共和党多数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对《凡尔赛和约》的批准,其主要理由是国际联盟盟约构成了《凡尔赛和约》的一部分,美国不能接受超国家的力量的控制。这反映了当时美国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的一种担心,也就是国际联盟将会被英法所控制,那它就只会妨碍美国推行扩张政策。……这也就导致了对《凡尔赛和约》的彻底拒绝,所以,美国也就没有加入国际联盟。
材料二:新华社的《中国重返联合国的重大意义》一文中说道:“联大第2758号决议的通过绝非偶然,这是世界进步的需要,也是历史的必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剥夺了22年。然而,这22年又是世界发生深刻变化的22年。战后,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历史潮流。在这股大潮的推动下,一大批亚非国家取得了独立加入了联合国。没有这批国家的加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难以想象的。他们把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视为自己的事。他们敢于仗义执言,不畏强权,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这股正气就是世界走向进步的反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没有参加国联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哪些因素促成了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