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革命的伟大实践已经证明,它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是帝国主义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产物,是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列宁和布尔什维克领导无产阶级和劳苦大众充分发挥革命首创精神的体现。”下列各项中,与材料中观点一致的有( )
①十月革命的胜利,决不是西方某些历史学家所说的纯粹是“历史的偶然性”
②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③十月革命开辟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④十月革命是民族解放运动的成功典范
A.①③④ | B.①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据学者统计,甲午战争之前的三百年中,日本翻译中国的书籍有129种之多,但是之后的几十年中,日本翻译中国的书籍仅有16种。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甲午战争后中日交恶,文化交流锐减 |
B.中国已经落后,日本不再以华为师 |
C.中国战败之后,不再向日传输先进文化 |
D.日本崇尚西学,中文翻译人才匮乏 |
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内容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 B.《天津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据《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爆发 | B.《马关条约》签订 |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 D.《辛丑条约》签订 |
近代史上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十九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与四十年代相比,最根本的不同是()
A.割占中国的领土面积更大 |
B.更多的满足了列强商品输出的要求 |
C.列强获得在华投放资本的特权 |
D.规定开放更多的通商口岸 |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的史实应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 D.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