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中国共产党肩负民族复兴重任,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艰难探索,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2年,中国、印度、美国人均钢产量和发电量
项目 |
中国 |
印度 |
美国 |
钢产量(千克) |
2.37 |
4 |
538.3 |
发电量(千瓦时) |
2.76 |
10.9 |
2949 |
材料二 左图是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右图是建国后至20世纪末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图。
材料三 1978—2010年我国国民经济部分年份简表
年 份 项 目 |
1978年 |
1992年 |
2002年 |
2010年 |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
3624 |
20370 |
102398 |
421368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
343 |
1826 |
7073 |
28762 |
(1)为了改变材料一中落后的局面,1953年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请举出这期间的成就一项。
(2)材料二左图反映出1953—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的状况如何?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右图反映我国1957-1962年粮食人均产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析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我们能得到什么信息?上述变化始于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哪一重大会议?这次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什么?
某电视台栏目拍摄了专题片《文明之路》,让我们追随摄制组的足迹,共同见证人类的早期文明。
(1) 图一是那一大河流域文明的典型代表?图二石柱上雕刻的是哪一法典?
(2) 古代印度有一种等级制度,这一制度的名称是什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断之理……
材料二 保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卫京师。
材料三 热血洒东沟千载怒涛应揖伍;忠魂依北阕九原遗恨未平倭。
(1)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涉及哪位历史人物?
(2)材料一“此事”指的是什么事件?此事有什么意义?
(3)材料二中的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什么?
(4)材料三中的人物在哪次战争中牺牲的?这次战争对中国社会造成什么影响?(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它产生了一个新中国,产生了至今震撼着远东和全球的影响。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而这个时候,欧洲各国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而中国统治者对此却茫然无知,仍沉迷于盲目自大之中,后来,中国落后了。
——温家宝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材料一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举出两例来。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中国一步步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 “只要中国每年需要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
材料二
年代 |
1837-1839年 |
1845年 |
1846年 |
英输华 货物总值 |
年均不到 100万英镑 |
约179万 英镑 |
约239万 英镑 |
材料三 “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耻辱的印记。”
材料四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备注:庚子是指1900年)
(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1分)
(2)请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1分)
(3)材料三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3分)
(4)材料四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13分
材料一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中英A条约。
材料二 甲午孝钦皇太后(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庆典……用银至七百万两……铺张浪费,备极一时之盛。1895年,有人题联于京师城门:“万寿无疆,普天同庆;三军败绩,割地求和。”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中日B条约。
材料三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次年,清政府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C条约,
(1)材料一、二、三中的A、B、C分别是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B给中国造成什么危害?(5分)
(2)根据材料二判断慈禧太后的“六旬万寿庆典”在哪一年?材料中的“三军败绩”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割地”又使中国痛失哪些领土?材料二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请举2例。(6分)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近代中国遭受深重苦难的原因有哪些。(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