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存在合理逻辑关系的是(    )

 
材料
结论
A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俄国十月革命都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
两国革命的性质相同
B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简称“五一号召”
揭开了筹建新中国和多党联合执政的序幕
C
1953年12月,我国5.7亿人参加了基层选举,共选出基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5669144人
我国基层民主自治得到加强和扩大
D
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改革开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顾炎武在《日知录》一书中提出了“亡国”和“亡天下”两个概念,其中“亡天下”的确切含义是()

A.封建王朝的更替 B.国家危难和整个民族的沦亡
C.统治者不施仁政,民不聊生 D.统治阶级内部纷争,国家分裂

明代思想家李贽曾大力赞扬“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因此他被当时很多人所批判,称其“离经叛道”,关于李贽的思想,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愿望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当时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D.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

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真知与常知异。尝见一田夫,曾被虎伤,有人说虎伤人,众莫不惊,独田夫色动异于众。若虎能伤人,虽三尺童子莫不知之,然未尝真知。真知须如田夫乃是,故人知不善而犹为不善,是亦未尝真知,若真知,决不为矣。”这段话体现出的思想是()

A.格物致知 B.心即理也 C.发明本心 D.致良知

《汉书·元帝纪》载:“三月壬戌,日有蚀之。诏曰:‘朕战战栗栗,夙夜思过失,不敢荒宁。惟阴阳不调,未烛其咎。’”材料中的思想被称为()

A.大一统 B.天人感应 C.罢黜百家 D.表彰六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