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旧唐书·食货上》载:“武德七年,始定律令……所授之田,十分之二为世业,八为口分。世业之田,身死则承户者便授之。口分,则收入官,更以给人。”材料表明唐代均田制(    )

A.承认了农民对土地的所有权
B.实质上是地主土地所有制
C.有利于土地与劳动者的结合
D.有利于北方各族的封建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文精神在西方经历了三次大的演进和变化,下列对其表述正确的是( )

A.第一次演进使理解世界的视角从宗教神话转向自然
B.文艺复兴使人开始从神灵和自然的控制下觉醒
C.启蒙运动使人的思想开始从基督教的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
D.启蒙运动比文艺复兴更强调理性与政治变革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表明( )

A.经济发展速度必须与科技发展能力相一致
B.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1970~1976年高校招生采用“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带来了学生文化素质差的弊端。邓小平复出后,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重大抉择是( )

A.提出“双百”方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恢复被停止的高考 D.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1951年10月,中国的政务院公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高等工业院校得到很大的加强。中国进行上述学制调整的主要目的是()

A.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引进“苏联模式”培养人才
C.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 D.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除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对社会主义传统认识的突破主要体现在()

A.破除了脱离生产力水平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认识
B.否定了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的认识
C.摆脱了长期以来重视阶级斗争的认识
D.制止了把计划经济等同于市场经济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