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麦迪逊说这番话的意图是( )
A.美国不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政府 |
B.政府权力不能受到任何力量的控制 |
C.美国应建立开明君主制 |
D.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独裁政权的出现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
A.促进了社会生产的进步 |
B.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
C.传播了社会主义的观念 |
D.促进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 |
1914年秋,当欧洲卷入战争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说:“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由此推断,格雷认为战争将导致( )
A.欧洲电力系统瘫痪 | B.欧洲中心地位丧失 |
C.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 D.资本主义制度崩溃 |
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没有胜利者的战争”,主要依据是( )
A.双方不分胜负 |
B.不管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都付出了惨重代价,承受了巨大损失 |
C.协约国和同盟国以停战和谈的方式宣告结束战争 |
D.战争的结局没有战胜国和战败国之分 |
下列图片是一战时欧洲各国征兵宣传海报。各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
A.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
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
C.维护世界和平和民主 |
D.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 |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对德宣战,并派出大批劳工到欧洲战场服役。80多年后,时任法国总统的希拉克这样评价道:“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的、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和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和自由。”下列对中国参战的诸多评价中,你最赞成的是( )
A.对德宣战导致不少中国劳工丧生 |
B.对德宣战是段祺瑞政府的错误决策 |
C.对德宣战客观上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
D.对德宣战不利于一战的尽快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