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朝人记载“开机之家,谓之帐房;机工领织,谓之代料;织成送缎,主人校其良楛,谓之雠货。”这段话反映的是

A.包买主现象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状况
C.工场手工业生产状况 D.市场上的实物交易现象

根据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下列职务由间接选举产生的是
①内阁部长②总统③参议员④众议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进行中,宣言审查委员会将宣言中收回租界收回海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具体条文删去,孙中山坚持恢复这些条文,并说,假如不通过这点,那么大会就毫无意义。这件事表明孙中山
①把反帝主张视为国民党一大的一个重要内容 
②把反帝主张同反帝斗争的具体目标结合起来 
③具有维护国家主权、独立的强烈愿望 
④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斯巴达和雅典进行了争夺霸权的伯罗奔尼撒战争。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借尼西阿斯之口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男人就是城邦。”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其中“城邦”这一概念所强调的是

A.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小国寡民的特性
C.拥有雅典公民权的男子  D.成年男性公民的联合体

从法制发展史的角度看,宗教性常常是人类幼年时代法律的共性。古罗马所使用的大量不成文法皆依赖于神的启示和命令,其解释权掌握在祭祀手里。而《十二铜表法》的颁布标志着成文法典的诞生。它的问世是社会发展轨迹的浓缩,是罗马走向文明之界碑。这表明

A.《十二铜表法》完全摆脱了宗教性  
B.《十二铜表法》是公民参与立法的结果
C.《十二铜表法》的解释权掌握在公民手中
D.《十二铜表法》具备了现代法律的一切特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