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世隶耕 (2)未尝识书具
(3)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4)不能称前时之闻
翻译以下句子。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课文内容理解填空。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却“ ”,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 。
在课后“‘仲永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仲永泯然众人’父之过”,请你结合文意,谈谈“父之过”的理由。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⑴策之不以其道()⑵食之而不能尽其才()
⑶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⑷执策而临之()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⑵才美不外现。深圳市政府今年两会上提出“既要筑巢引凤,也要固巢养凤”的人才策略,请你结合文章的人才观,谈谈你对深圳这一人才观的认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百里奚举于市举:__________(2)必先苦其心志其: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曾:__________(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喻:__________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__________翻译下列句子。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分别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之过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A.面刺寡人之过者刺:指责 |
B.能谤讥于市朝 谤:诽谤 |
C.闻寡人之耳者闻:使……听到 |
D.时时而间进间:间或、偶尔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会宾客大宴()(2)高可二黍许()
(3)媵人持汤沃灌()(4)马无故亡而入胡()
(5)由是先主遂诣亮()(6)人恒过然后能改()
翻译下面的句子。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