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b.将10只鼠妇放人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该实验方案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
 (2)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                           。
 (3)该实验只用一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b.将10只鼠妇放人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该实验方案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 。
  (2)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 。
  (3)该实验只用一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 。为什么?
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3个大小一样的广口瓶,分别贴上甲、乙、丙标签。在甲、丙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3瓶中同时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下图)。观察一段时间后:
  (1)哪瓶中的蚯蚓蠕动能力会明显减弱?
  (2)甲乙两瓶的实验现象说明:影响蚯蚓生活的环境因素是 ,其中,乙瓶的作用是 。
  (3)若将丙装置放在暗处,则可以进一步探究 对蚯蚓的影响。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填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 。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 。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 环境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第四次 | 
   第五次 | 
  
| 明亮 | 
   0只 | 
   1只 | 
   2只 | 
   O只 | 
   2只 | 
  
| 阴暗 | 
   10只 | 
   9只 | 
   8只 | 
   10只 | 
   8只 |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对上述数据进行如何处理?。
  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5)表达和交流。
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的影响
  材料用具:2-3条金鱼,温度计,鱼缸,冰块或热水.
  (1)提出问题:本次探究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作出假设:本次探究作出的假设是______.
  (3)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各小组根据其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下面是一个小组同学根据制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绘制的实验结果填写中.
  ①通过本次探究活动,你认为科学探究的过程一般包括哪几个步骤?______
  ②在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的实验中,对照实验是_____,实验要重复几次的原因是______.
  ③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除______不同外,其余变量均相同当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
  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
  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验结果是否一致;
  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
  ④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
鼠妇又叫潮虫,它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里。请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这一探究实验。
  (1)你提出的问题是; 。
  (2)你作出的假设是  。
  (3)本实验中应该控制的变量是 。
  (4)在本实验中每个小组的鼠妇数量应该保持在 (填2或10)只左右。
  (5)实验中,对各组所得到的数据应该如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做完实验后应该如何处理鼠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