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以下是科学家用不同方法培育良种牛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精细胞需要变形后形成精子,在变形的过程中线粒体将退化成__________,为精子尾部运动提供能量。卵子发生开始的时间是___________。
(2)精子与卵子在______相遇进行受精作用(填场所),防止多精入卵的两道屏障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a代表___________,a操作之前,精子必须获能,而卵母细胞必须培养至___________。
(4)a过程获得的受精卵要在体外进行早期胚胎培养,其培养液成分除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类以外,还需添加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写不全不得分)。图中用到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超数排卵。
(5)c操作的名称是胚胎分割,c操作应选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分割,c操作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一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预先放在黑暗中48小时,再用黑纸将叶片左侧上下两面夹住,然后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6小时,剪下此叶片,用打孔器分别在该叶片不同部位质(见图1)取下①、②、③三个圆片,放在酒精溶液中加热脱色,再放入清水中漂洗,取出后加碘液。请依据上述信息及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中的目的是                     ;此实验能证明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是         (填写图1中的序号),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的对照组和实验组是         (填写图1中的序号)
⑵图2中D点处限制其进一步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条件是     。(至少写一条)
⑶图2中B点处细胞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与此生理活动有关的细胞器是           

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的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2)依次写出图中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多少(少量或大量):

(3)如果氧气供应不足,酵母菌细胞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反应的场所是 ,该反应可以写成:

假设a、b、c、d是一个简单生态系统中最初仅有的四个种群,其a、c、d的营养关系为,a与b的关系如图,a是该生态系统主要的自养生物,请回答:

(1)a在生态系统的成分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该生态系统中a和b的种间关系是
(2)若d大量死亡,则一定时间内种群密度增加的种群是,种群密度减少的种群是。若持续干旱使a大量死亡,c和d种群密度将会
(3)当受到外界的轻微干扰后,经过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可以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说明该系统具有。与热带雨林相比,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低、高)。
(4)为了调查该系统c种群的密度,捕获了50个个体,将这些个体标记后放掉,一段时间后重新捕获了40个个体,其中有5个带有标记,c种群的数量约为个。这种调查方法称为

Ⅰ.(18分)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D、d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H、h控制),蟠桃对圆桃为显性,下表是桃树两个杂交组合的试验统计数据:

亲本组合
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株数
组别
表现型
乔化蟠桃
乔化圆桃
矮化蟠桃
矮化圆桃

乔化蟠桃×矮化圆桃
41
0
0
42

乔化蟠桃×乔化圆桃
30
13
0
14

(1)根据组别的结果,可判断桃树树体的显性性状为
(2)甲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乙组的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
(3)根据甲组的杂交结果可判断,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如果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则甲组的杂交后代应出现种表现型。比例应为
(4)桃树的蟠桃果形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已知现有蟠桃树种均为杂合子,欲探究蟠桃是否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即HH个体无法存活),研究小组设计了以下遗传实验,请补充有关内容。
实验方案:,分析比较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子代,则蟠桃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②如果子代,则蟠桃不存在显性纯合致死现象。
Ⅱ. (4分) 图示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

根据上图可判断为色盲症的是病(填甲或乙);而另一病属于遗传病。
6的基因型为。Ⅲ13个体乙病基因来源于I代中的

分析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资料,回答问题。
在一定浓度的CO2和适当的温度条件下,测定A植物和B植物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下表,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
的光照强度
(千勒克司)
光饱和时的CO2吸收量
(mg/100 cm2叶·小时)
黑暗条件下CO2释放量
(mg/100 cm2叶·小时)
A植物
1
3
11
5.5
B植物
3
9
30
15

(1)与B植物相比,A植物是在   光照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判断的依据是   
(2) 当光照强度超过9千勒克司时,B植物光合速率,此时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3)当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B植物的总光合速率是(mg CO2/100 cm2叶·小时)。当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司时,A植物与B植物固定的CO2量的差值为(mg CO2/100 cm2叶·小时)
(4)光合速率也受光合产物从叶中输出速率的影响。某植物正处于结果期,如右图①;若只留一张叶片,其他叶片全部摘除,如右图②,则留下叶片的光合速率,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